第358章 334章 舜华西行(1 / 2)

杨淮橘确实脾气很火爆,在很多男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但共事过的人都知道,她心肠其实不够硬,至少是对自己人不够硬。

所以她伴着落日,看远处的洋河缓缓流淌,破败的城墙却护不住庄稼,最后苦涩地问洁清道:“大王一向看重疆土,当年为长公主时尚且说到祖宗之地非一家一姓,可如今却……”

洁清心道你要她怎么办?不过她只能道:“镇抚从小陪伴大王读书,最知道她的志向,我汉家领土她不会放弃,但这只是战略转移,镇抚亲自参与过绍隆七年的抢粮,应该知道现在河北之地最制约我宋人的是什么?而且大王还有言,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存。您是领兵大将,刚才韩将作也说了,这里已经是飞地,来往不易,若不趁着耶律斜轸战略调整,等他三面来攻,只怕满城不得保,妾身知道将军忠义节烈,只是一州活到今日,全都死了我等辛苦为了谁?大王教导,谁若要我死,我必先要他的命,只是纵然天光普照,遇到山谷迂回也不的不折返,最终洒满人间,小女子见识,还望镇抚不要见笑。”

杨淮橘已经平静多了,道:“我之脾气,加上道路危险,你敢来就已经不简单了。另外,我提醒你,大王不认为女子自谦就要称妾,你以后记得,回去复命吧,满城清装登记,如何撤退,你暂时还做不来,换王曾来和康老哥来吧。”

洁清一怔,才反应过来,杨八妹这是答应了,当即大喜想说两句好听的,没想到这么容易。

倒是邦媛听后苦笑道:“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淮橘是聪明人,怎么能不会算这个账,只是守土大将,自有操守,加上心里一个节,倒是你和韩华是好样的。不过淮橘说的也对,王曾作这些事比你强多了,只不过他要主持贡举,我想想还有谁能办此事?”

王曾在侧,一身红袍尽显清贵,却出列道:“殿下容禀,目下王府中科举出身的官员不少,陈学政和韩观察都可以行贡举之之职务,可蔚州百姓万数,虽是夏季,潜入山区后生存需要联系敌后,非臣不可,请大王考虑,许臣为河北西路转运使,贡举一事另命他人。”

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露惊惶之色,就是帮人经历了多少战事,心中也是有些惊讶的。只不过她的话多由刘娥替他问了,“王知州可确定,你知道大王为何特别点你吗?”

韩国华等人都喟叹,这种事儿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经过四五十年的文化滋养,尽管大宋现在还处于半分裂状态。但是,主持一届科举,对整个人的仕途成就和史书留名加成太大了。毕竟这一届出来的举子都会称王曾一生座师。而方圆这次共举本来就是为了应急的,所录取的人数更是会直接当官儿,可以想象,只要他和赵官家兄妹关系不破裂,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王曾政治助力。

这当然是邦媛看中王曾当年不畏艰险。中意可嘉跑过来送了代王册封的诏书。让他有了可以统领河北的名分。再有就是他到来之后,积极联络河北大户,让邦源成功度过了第一次秋收危机。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状态。因此才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王曾本人也足够优秀,三元及第,要不他也没这个资格。

但现在这样唾手可得、有名望有功劳的差事,他居然要推掉,去做一些见效不那么明显的转移工作。那这人若不是真的心忧天下,装着百姓,就只能是大忠似奸了。

王曾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只是确定了自己想要怎么办,当然还是会听大王的指示。

邦媛也没有分析他动机的意思,有些事情论迹不论心,若你一辈子都是这样做,那么不是忠臣义士也是忠臣义士了,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而与此同时,舜华也成功说服了赵滋,理由也非常简单。兵马这个问题,我确实是不太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