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几乎在同一时间,邦媛也收到了李黛和石孝孙发来的密函,她都气笑了,召集了几个心腹开会,道:“这伊勒兰是什么眼神,竟然能看上我那傻外甥!”
刘娥面无表情的将信件依次传递给卢梁燕,陈尧咨和王曾。
其中接受良好的反而是卢梁燕,她道:“李家姐姐一直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倒不是说他对于大宋不忠心。对于大王有二心。情势如此,她必然是要与李继迁一系,不死不休的。而兴灵之地虽是河西中心,目前还非常贫瘠。官家中枢那里估计也没有足够的钱粮兵马来完善,若是羁縻,自然是她最合适,而石衙内的事,大王天纵英明,自然晓得。”
邦媛因为李黛从小是看着长大的,一度和她离心,所以生怕她因此觉得自己反复,干脆在请赵滋封自己为定难军节度使的同时把她赐婚给石孝孙(其实石孝孙十分恐惧不想答应),以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对赵宋不忠。
卢梁燕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不好说,只能点到为止。
倒是身为男子的王曾说:“大王是不是生气,你努力了这么久,但即使是您最信任的女官之一,也认为婚姻是可以束缚一个女人的枷锁,甚至以此来向您证道?”
此言一出,连刘娥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跟随邦源的时间虽不是最长的,却因为有过生死与共和几乎可以灭族的重大秘密,加上刘娥自己对于政治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考虑的事情几乎能够达到一致,就今天这个事情,刘娥以为除非是远在蔚州的杨镇抚,不然即使是高郡主和寇提举也理解不了大王的不满,但万万没有想到,王峰,一个外来不久的男性官员,竟然说出了其中的关键。
是的,年初那次闹的比较严重的女兵被丈夫污蔑事件,别看帮源杀人杀的挺痛快的。弄得王蛋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但其实她心里是悲哀的。
在这个时空之下,哪怕它是人人敬仰的河北擎天支柱,也没有办法能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
而女人一旦进入了婚姻,仿佛就天生是成了别人的财产一样。你的人身自由,乃至生命,都由不得你自己做主。
舜华明知道悲哀却因为大局选择和亲,就是这种自杀式的奉献。进一步刺激了邦媛的神经,到这件事情发生,他的愤怒几乎是掩饰不住的,可偏偏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所以这次召集人议事虽然是作为河北集团的人事讨论,却也是邦媛排解压抑情绪的一种办法。
她没有办法改天换地,哪怕她的自主权已经很大了,所以邦媛只能让自己更加重要。让自己在河北这片土地上更加得民心。最好再能策应其他边远地区,提高女人的地位。
所以邦媛是生气的,她知道李代本质上是在向自己表忠心,所以没有办法去怪他,而且就河西的形势而言,他这样做的选择反而不错。但依旧觉得很愤懑。所以她道:“王知州想的倒是挺远,不过说的也没错,本王对这件事情非常生气,但自从周公作礼制定婚姻制度,好像这种事情也没办法吧?”
王曾听出来代王有气,但说实话从来河北的第一天,他就告诉自己要做一个狄仁杰,并不是说他有这样的志向,觉得将来一定能做到宰相。而是武则天那样任用酷吏的女主都能欣赏并且信任这样一位宰相。
但在这河北太行之奔波周旋练了几个月,他又发现自己可能想的有点儿差错。虽然都是女性,但代王的底气明显来自于军功而非权谋,所以对刺探别人隐私没啥兴趣,也不是特别喜欢用酷吏,唯一对那有点儿争议的估计就是抢豪门大户的粮食了。但那也是为了更多子民不被饿死。
当然,身为女性,她对于一些天然的限制会很反感,这点你不得不注意。正是因为王曾在这个问题上火候把握的很好,邦媛才会点他做第一次河北贡举的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