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327章 舜华请缨(1 / 2)

宋太后惊的手里的柑橘都跌落在地,惊诧道:“如何会这样?”

那人也不知是急得还是热的,浑身是汗也不稳重的样子,只是道:“小人不知,好像是户部和转运吵起来了,粮秣不继,官家召成国长公主殿下去回话。”

国家大事在前,而且听着就荒缪,母女二人都没了闲话的心思。舜华立刻起身道:“娘娘别担心,儿在襄阳之地多年推广粮种,哥哥……官家想必也是为此事才会召见于我,此乃应有之义,且容儿臣告退。”

宋太后已经回复从容,甚至晚照下她的的面容还带着笑,道:“那就快去吧。”

舜华去后,林茶正要请示太后是否回宫,忽然听她感慨,道:“这橘子好苦。”

林茶一愣,宫中因赵滋简谱,一应水果都只是用当季的,只是开封漕运通达,南方时兴之物宫中倒也不缺,湖北自古就是贡橘的地方,只是这个季节确实不太对,所以她赔笑道:“刚才殿下也说了,这叫做沃柑,乃是晚熟橘子,培育而成,可能到底不如您爱吃的淮南之橘吧!”

宋太后不想过多解释,只是叹息一声,回去了。

橘子不能生于北方,可她的儿女呢?

而另一方面舜华也没想错,赵滋找她,确实是为了湖广稻米的事,一上殿就发现一个个气息不匀,有的还大汗淋漓,显然刚吵过一架,舜华已经换了公主吉服,并不管别人先向赵滋请安,赵滋看她神色还好,就道:“吾妹,你在湖广之地多年?觉得这稻米能在银夏黄河之地种植吗?”

舜华一愣,第一反应是哥哥你不会糊涂了吧,橘生淮南而为橘,淮北而为枳就不说了。自古黄河两岸种小麦长江以南种水稻这是常识啊!

但眼看情况有些诡异,寇准激动张齐贤胸膛起伏不定,她不知内情,只能就事论道:“陛下,臣从未去兴灵之地,所以不能妄下判断。只是水稻既然叫水稻,自然要水田才可以种植。虽说据唐人记载,静州(今宁夏吴忠)之唐渠修成后,灌溉千里,后有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可若作水田用,水量是否充足臣也不知,而且臣多嘴一问,银夏之地刚刚平复,周围还有杂胡窥视。这等良种若是落入敌手,再给他们找到合适水源无异于给自己找了天大的麻烦,还请官家和诸位宰执慎重。”

这倒是真的,西北是干旱不假,但也不是没有水草绿洲。

见长公主说的实际,朝廷大员缓了缓,终于有向敏中出来解释,其实说到底,还是朝廷一没兵马二没钱,所以才有五花八门儿,甚至听上去卖国求荣的主意都来了。

兴灵之地确实曾经在贞观开元之间富裕过,那是得益于盛唐包容的文华和经济辐射,那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还是粮食产区,岂能不繁荣?

但这不是经过百年离乱之祸吗,人口锐减。各民族矛盾冲突加剧。否则,晚唐诸位皇帝就算没有远见,也不可能给自己找麻烦,设置个定难军节度使呀!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面对着依旧破碎穷困的银州等地,天大的好消息是,它终于收归到大宋朝廷版图上来了。但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现在人心浮动,你得找个有能力有身份的人去镇场子,寇神宝没这地位,石保吉父子没这水平!其次就是这地方是真没钱,中央要不要加大金融力度投资?但是回到第一个问题,如果不能稳住这些地方,那岂不是拿钱打了水漂?

赵炅第一次北伐之后为什么在朝廷的公信力屡屡下降,等到西川大败之后就不得不终究进化为阴谋诡计大师,最终导致儿子发疯,君臣离心。

虽说原因有很多个,但最大的无疑就是他耗空了国库又没有取得成绩。怎么看也不让人觉得大宋很有前途的样子。大家虽然拥护大一统,但也不一定要拥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