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赵匡胤为何要杯酒释兵权,自废武功一样。
而这份难以理解放在自己身上,就变成难以接受了。
到底她已经不是孩子了,深呼吸了几次就决定采纳意见。
于是代王在时隔四年之后,第一次踏上南归之路,当然她没有回东京,这倒不是对赵滋不信任,而是她不在河北的消息一传开,契丹必然使坏。
所以赵滋同意她的观点,邦媛走南太行过黄河,经过阳泉,兄妹二人在洛阳行宫相见。
这样主要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见一面宋太后。但为了保密,赵滋只说是春日太后心情好,他奉母出游,顺便看一看河南春耕而已。
甚至河南尹赵昌言本人,都是代王亲兵都出现在阳泉了,才知道这位大宋亲王到了,而赵滋的殿前司指挥使夏承皓也宣布了皇帝的旨意,让他不要声张。
阳春三月初,日暖虽融融,寒气却还未完全消散。年近五十的皇太后梳着简单的发髻,平日里的闲适一点不见,一身紫色的华贵衣衫,手中的扇子却不住地摇晃,仿佛要删去内心的燥热。
林茶劝道:“大娘娘,殿下如今贵为守边亲王,自然要先见过官家,汇报完情况再来拜见你。您先喝点儿茶,别着急。”
她是宋太后陪嫁,相伴三十几年,自然无话不谈。宋太后叹息道,“我自己知道,按理应该如此,只是心情不能平复。”
有她才知道这个孩子已经不是自己从万岁殿抱去南宫的,可是在南宫的艰难岁月,当初夺位的艰险和她不甘于命运,自己组织力量的决心,都让宋太后仿佛看到了自己没有走成功的路。
情感是一天天建立的,信任也在一次次刀光剑影中越发加深,她正想着,忽然听得远处一阵“哒哒”声,一个胡服打扮的女孩子由远而近过来。似有千言万语,却还是先叩拜道,
“孩儿不孝,让嬢嬢担心了。”
宋太后几乎是下意识地把她扶起来,仔细打量,脱口而出道:“你怎么瘦了这么多?现在安稳下来还是吃的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