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好困(2 / 5)

芜翻身上马,回头望去,只见陈子昂仍站在幽州台上,身影与暮色融为一体。

她握紧手中的云纹砚,心中暗暗期盼着下次相见。

第二章书房论道结

自蓟门相逢后,沈青芜便常常借着请教诗文的名义,去陈子昂的住处拜访。

陈子昂的住处简陋,只有一间茅屋,屋内堆满了书籍和文稿,却收拾得十分整洁。

这日,沈青芜带着亲手做的桂花糕,来到茅屋前。

刚推开柴门,就见陈子昂正坐在桌前奋笔疾书,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将桂花糕放在桌上,轻声道:“公子,先歇歇吧,吃块糕点再写。”

陈子昂抬头,见是沈青芜,脸上的愁绪散去几分:“青芜来了,快坐。”

他放下笔,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还是姑娘的手艺好,比外面的糕点好吃多了。”

沈青芜笑了笑:“公子喜欢就好。

看公子方才神情凝重,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陈子昂叹了口气,指着桌上的文稿:“我想写一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借古人之事抒心中不平,可写了几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沈青芜拿起文稿,仔细读了起来。

文中写了燕昭王、乐毅、郭隗等人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明主贤臣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她放下文稿,轻声道:“公子的诗文苍劲有力,只是……或许太过沉重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份悲怆固然动人,可若能多几分坚韧,会不会更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子昂眼中一亮:“姑娘所言极是!

我总困在自身的失意里,却忘了纵使‘前不见古人’,也该为‘后见来者’留下些什么。”

他重新拿起笔,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神情比之前振奋了许多。

沈青芜坐在一旁,静静看着他。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

她忽然觉得,眼前的男子虽然落魄,却有着常人没有的风骨,就像幽州台上的残碑,纵使历经风雨,也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沈青芜起身告辞:“公子,天色不早了,小女先回府了。”

陈子昂送她到门口,忽然开口:“青芜,明日是重阳节,我想邀你去西山登高,不知你愿不愿意?”

沈青芜心中一喜,连忙点头:“我愿意。”

第二日,两人如约来到西山。

西山的枫叶红得似火,漫山遍野都是绚烂的色彩。

他们沿着山路往上走,时而谈论诗文,时而说起各自的经历。

沈青芜说起江南的烟雨杏花,陈子昂说起蜀中的青山绿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山顶。

山顶上有一座小亭,两人坐在亭中,望着远处的幽州城。

陈子昂忽然开口:“青芜,我知道你父亲是个正直的官员,可如今幽州节度使武攸宜为人傲慢,刚愎自用,我担心他会耽误边防大事。

我想上书弹劾他,可我只是个贬官,人微言轻……”

沈青芜握住他的手,轻声道:“公子,我支持你。

纵使前路艰险,能为百姓做些实事,也是值得的。

家父虽然只是长史,但也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陈子昂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轻声道:“青芜,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了。”

沈青芜的脸颊瞬间泛红,她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