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寄余生
第一章初遇江南雪
江南的雪,总带着三分诗意的缠绵。
沈清辞裹紧了素色锦袍,立于乌篷船的船头,看着漫天飞雪将乌镇的青瓦白墙染成一幅淡墨山水。
她此行是为寻一味失传的古籍医方,却不想刚到乌镇便遇了这连日大雪,耽搁了行程。
船家将船泊在烟雨桥边,笑着劝道:“姑娘,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不如先去桥边的‘晚晴茶馆’避避,那可是咱乌镇最好的歇脚处。”
沈清辞颔,提着药箱踏上积雪的石板路。
茶馆里暖意融融,说书先生正讲着“青梅煮酒论英雄”
,台下茶客听得入神,偶尔传来几声喝彩。
她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点了一壶龙井,便见门口进来一人。
那人身着玄色锦袍,腰束玉带,墨用玉冠束起,身姿挺拔如松。
许是赶路急了,肩上落着一层薄雪,却丝毫不减其清贵之气。
他目光扫过茶馆,最终落在沈清辞对面的空位上,拱手道:“姑娘,叨扰了,可否借坐?”
沈清辞抬眸,撞进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
她微微颔:“公子请便。”
男子道谢坐下,小二很快端来热茶。
他看着沈清辞面前的药箱,温声问道:“姑娘是行医之人?”
“略懂医术,”
沈清辞浅啜一口茶,“公子看着不像本地人,也是来乌镇办事的?”
“在下萧玦,自京城而来,为寻访一位故人。”
男子声音温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可惜大雪封路,暂时不得见。”
两人闲聊起来,从乌镇的风土人情,到医理典籍,再到诗词歌赋,竟意外地投缘。
沈清辞惊讶于萧玦对医理的了解,萧玦也赞叹她对诗词的独到见解。
说书先生的故事讲完,雪渐渐小了,夕阳透过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萧玦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看着沈清辞道:“沈姑娘,明日雪若停了,可否与在下一同游乌镇?听闻西栅的雪景极美,还有一处‘听雪楼’,是赏雪的绝佳之地。”
沈清辞望着他眼中的期待,心头微动,轻声应道:“好。”
次日雪霁,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积雪的屋檐上,折射出晶莹的光。
萧玦准时在茶馆外等候,见沈清辞走来,眼中泛起笑意,递过一只暖手的汤婆子:“天寒,姑娘拿着暖手。”
沈清辞接过,掌心传来阵阵暖意。
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脚下的积雪出“咯吱”
的轻响。
西栅的雪景果然名不虚传,白墙黛瓦间覆着一层白雪,河道里的乌篷船披着雪衣,宛如画中景致。
走到听雪楼时,楼外的红梅开得正艳,白雪红梅,相映成趣。
萧玦牵着沈清辞的手登上二楼,凭栏远眺。
寒风拂过,沈清辞的丝被吹起,萧玦伸手为她拢了拢衣领,轻声道:“此地风大,仔细着凉。”
沈清辞脸颊微红,低头看着楼下的雪景。
萧玦望着她的侧脸,忽然开口:“清辞,此次相遇,我很欢喜。
若他日有缘,你愿不愿意……等我回来?”
沈清辞抬头,对上他认真的眼眸,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他来自京城,身份定然不一般,而自己不过是个云游行医的女子,两人之间隔着的,或许不止是距离。
可她想起昨日的畅谈,想起此刻的心动,终究点了点头:“我等你。”
萧玦大喜,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萧”
字,质地温润。
他将玉佩递给沈清辞:“这是我的贴身玉佩,你拿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