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安静了一瞬。
前排,明州市常务副市长张林微微侧身,与身旁的省纪委赵颖交换了一个眼神。
赵颖轻轻点头,隨即举起手:
“林老师,我推荐张林同志担任支部书记。”
她的声音乾脆利落,带著纪委干部特有的篤定。
“张林同志政治过硬,基层经验丰富,在明州市委工作期间抓党建成效显著,完全符合支部书记的要求。”
几乎同时,省国资委副主任孙志强也举起了手:
“我推荐赵颖同志担任班长。赵主任在纪委工作多年,原则性强,组织协调能力突出,是班长的合適人选。”
两句话,一唱一和,精准到位。
没有商量,没有討论,两个核心职位就这样被锁定。
郑仪看著这一幕,心头微震。
这哪里是什么“推荐”,分明是早已达成默契的权力分配!
张林代表地方派系,赵颖代表省直机关,两人分食了班级的最高话语权。
而那些本该“民主”的程序,不过是走个过场。
更耐人寻味的是,张林和赵颖一个来自地方,一个来自省直,看似互不相干的两个人,竟然配合得如此默契!
是早有私交
还是某种更高层面的力量在背后协调
但郑仪不打算把这两个位置拱手相让,他郑仪从基层到机关,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靠的是敢打敢拼的闯劲和硬实力。
徐省长刚刚才说过,要“放下职务身份的包袱”,要“敢於亮观点”。
难道就因为这两人地位显赫,自己就要退缩
那他还来党校干什么
谈什么未来
於是他缓缓的举起了手。
所有人都没想到,在张林和赵颖这样已经达成默契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敢站出来挑战。
郑仪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缓缓站起身,姿態沉稳而坚定。
这个动作本身就有分量,当所有人都坐著的时候,站起来的人就自带气场。
林教授眉头微挑,目光中闪过一丝意外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