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空虚的大明京师(2 / 3)

地缝里,连大气儿都不敢喘,更别提开口说话了。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天上放过那场要命的“土木堡之变”,还有洪武爷(朱元璋)未来可能搞的那场洪武二十六年大清洗(蓝玉案),早就把他们这些老兄弟的家底和胆气,连带子孙后代,全给连根拔了!毛都没剩下一根!

现在看着天上嘉靖朝那副兵临城下、束手无策的惨样,勋贵们心里头,竟然有一丝压都压不住的幸灾乐祸悄悄往上冒:

该!让你老朱当年杀我们杀得那么狠!那么绝!

看吧,没了我们这些能顶事的老兄弟撑着,你老朱家的子孙,真就成了光杆司令!

连个像样的兵都凑不出来!

连个敢打的将军都找不到!

活该!活该抓瞎!看你怎么办!

--

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那张脸黑得像锅底灰。

他压根没心思去琢磨底下勋贵们那点阴暗的小心思,他布满血丝的鹰眼,死死钉在天幕上那个不断闪现的名字——“平虏大将军”仇鸾!

“仇鸾……” 老朱的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冰冷刺骨的目光像两把淬了毒的飞刀,“唰”地一下,精准无比地射向阶下站着的一个人——安庆侯仇成!仇鸾的老祖宗!

一股子暴戾的杀意瞬间冲上朱元璋的脑门:现在!立刻!就把仇成这老小子拖出去砍了!剁成肉泥!是不是就能把那个祸国殃民、丢人现眼的混蛋仇鸾给“掐死”在祖宗根儿上?把这祸害提前抹掉?

但这念头也就在老朱脑子里闪了一下。

他是谁?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皇帝!他太清楚了:大明到了嘉靖朝那副熊样,烂的不是一个两个人,是根子烂透了!

一个仇鸾倒了,后面还有千千万万个“张鸾”、“李鸾”、“王鸾”等着冒出来!杀一个仇成顶个屁用?

说不定没了仇鸾这个“榜样”,嘉靖那小子就得让郭英的后代(或者别的哪个勋贵的草包后代)去领兵,结果可能更糟糕!

至少天幕里这个仇鸾,虽然混蛋,但还知道拿金银财宝去贿赂蒙古人“买平安”(虽然丢人丢到家了),万一换个更蠢更横的,怕是连贿赂都不会,直接吓得开城门投降了!

阶下的安庆侯仇成,此刻真是恨不得地上裂开条缝让他钻进去!

他死死低着头,感觉背上那两道来自龙椅的、冰冷刺骨的视线,比三伏天的毒日头还烤人,烤得他心肝脾肺肾都在哆嗦!

天幕里,那个顶着“平虏大将军”名号的混蛋玩意儿仇鸾,纵兵抢掠、畏敌如虎的丑态,还有那丢尽祖宗十八代脸面的“贿赂买平安”,都像烧红的烙铁,一下下烫在仇成的心尖上。

他这会儿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初天幕播放靖难之役,曹国公李文忠看着自己那个“建文大将军”儿子李景隆,一门心思给燕王朱棣“放水”、把仗打得稀烂的时候,是种什么样的滋味!

恐惧!羞耻!祖宗难当啊!

子孙不肖,闯下滔天大祸,祖宗在洪武爷面前,那就是现成的出气筒、活靶子!

仇成只觉得后脖颈子一阵阵发凉,仿佛那把砍过无数开国功臣的鬼头大刀,那冰凉的刃口,已经悬在了自己脆弱的颈椎骨上!

他只能在心里拼命祈祷:洪武爷啊!您老人家圣明烛照!子孙造孽,跟我这黄土埋半截的老骨头……真没半点干系啊!冤有头债有主,您要找……找那混账东西去啊!

整个奉天殿,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天幕里传来的混乱喊杀声(虽然是蒙古人单方面抢掠)、仇鸾部下兵痞嚣张的狞笑声,以及龙椅上洪武皇帝那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呼吸声,在空旷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