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1936年2月12日。
素有“光之都”之称的巴黎,此刻却因灯火管制而陷入漆黑。忽然,空袭警报撕裂夜空,骤然响起。
“这一生,竟能两次见到炸弹落在巴黎......”
“孩子们,快,下到地下室去!快!”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经歷过联军轰炸的巴黎市民,反应极为迅速。
他们一边祈祷轰炸快些过去,一边急忙躲入地下室与防空洞。漆黑的巴黎各处,探照灯直指夜空,大口径高射炮齐齐抬头咆哮。
【这里是阿德勒1號。雄鹰航空队,开始投弹。】
【遵命!】
然而,巴黎市民与法军並不知晓。
一战时协约国对巴黎的轰炸,並非真要摧毁巴黎或大肆杀戮,而是为了打击士气、瓦解斗志。那时的轰炸机性能有限,能做到的也不过如此。
可如今,距离那场大战已过去整整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骤然来临。
轰炸机的性能早已今非昔比,隨著义大利与英国推行的“轰炸万能论”盛行,战术也突飞猛进。
“投弹开始!”
“这是陛下与总理亲手赐下的礼物。好好收下,心怀感激吧!”
而这一次,轰炸史上的新篇章,首次在巴黎上演。
呼啸声骤起——轰!轰!轰隆隆!!
德意志帝国四发中型轰炸机he202,发起了人类歷史上首次“地毯式轰炸(carpet bobg)”。
第30轰炸战斗联队(kapfgeschwader 30)“雄鹰航空队(adler-geschwader)”、第51轰炸战斗联队(kapfgeschwader 51)“雪绒航空队(edelwei?-geschwader)”等部队出动,在巴黎上空铺开火焰地毯。无论是军营、官署、工厂,还是民居,燃烧弹如雨点般坠落。
轰!轰隆!轰轰!!
“呀啊啊啊!!”
“什、什么!那是......那是巴黎!”
巴黎燃烧了。
这座拥有悠久歷史的法国心臟,整座城市化为火海。
透过门缝窜进的火光,伴隨著连绵不断的震耳巨响,蜷缩在地下室里的巴黎人几乎不敢呼吸,只能紧紧拥抱彼此,用双手捂住耳朵,瑟瑟发抖。
“快灭火!快!”
“长官,香榭丽舍大道也被轰炸了!”
“该死,人手严重不足!”
巴黎所有消防员全数出动,拼命扑救,但火势蔓延得太快。乾燥的冬风助燃,火舌疯狂扩散;而因徵兵,消防员数量大减,他们根本无力挽回。
砰!轰!轰!
“开火!快打下来!”
“混帐的德国佬!竟敢轰炸巴黎!”
防空部队同样无力回天。
他们在黑暗中连连开火,手指磨破也要扣动扳机,却难以击落哪怕一架高空掠过的轰炸机。夜幕作掩,轰炸机数量又过於庞大,火力根本不足。
儘管法军有所准备,却万万没料到会迎来如此规模的空袭,这是他们的致命失误。
火光熊熊。
巴黎,就这样为独裁者挑起的战爭付出了代价。
而对巴黎市民而言,不幸的消息是,这样的代价,才刚刚开始。
因为,这就是战爭。战爭,才刚刚拉开序幕。
“太惨烈了......”
“是啊,太惨烈了。”
那些原本因能轰炸巴黎而兴奋的德国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