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要的不是战爭,而是和平!”
反而不分贵贱,民眾爭先恐后地自发加入其中。
正因如此,义大利人早已对毫无成果的战爭感到筋疲力尽,而对於那个一意孤行坚持无意义战爭的矮小国王,更是怒火中烧。
当然,若回想起当初最渴望战爭、最先高声呼喊、亲手將义大利推入战爭深渊的,正是义大利人民本身,这场景不免显得讽刺。
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义大利败了,总得有人为此负责。
在国民心中,这份责任就应由国家元首,国王承担,还有那个躲在宅邸中,最后被破门而入的士兵拖走的萨兰德拉。
毕竟所谓国家领导人,正是在这种时刻,替国民背负责任的存在不是吗
“陛下,罗马守备军造反了!请您快些避难!”
“这,这些叛徒!”
与此同时,正为联军踏足非洲而焦头烂额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也收到了议会终於开始对自己下手的消息。
愤怒的人群的呼喊已传入宫殿之外,不是聋子的话,又怎会意识不到——罗马,背叛了他。
但此时此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根本无暇动怒。
政变军已为推翻他而奔赴王宫,侍卫虽拼死抵挡,却终將难逃被突破的命运。
而那时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本人,恐怕只能沦为那种痴心等著女儿出嫁、梦想向整个欧洲供应丹麦出產的“罗曼诺夫牛奶”的落魄沙皇了。
“不行!绝不能这样!”
他无法就此退位。
更无法眼睁睁地看著自己以如此丑陋的方式,亲手將祖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所缔造的义大利王国毁於一旦。
“请教皇陛下出面调停,只要是他开口,叛军必然会止步。”
第257任教皇,庇护十世(pi x)。
以简朴高尚的生活与人格备受全世界天主教徒敬仰的他,或许真能平息这场政变。
“陛下,教皇陛下已经表態支持议会与您的退位了。”
然而,传来的回答,却如寒冬冷雨般残酷。
庇护十世虽然最终未能阻止大战爆发,但他为和平付出了所有努力。
甚至曾为那些即將回国执枪、对准他人胸膛的神学生流泪劝诫:“请展现出与信仰相称的模样,在战场上也不要遗忘悲悯与怜悯。”
如此热爱和平的教皇,可能会支持议会的政变来终结战爭,但绝不可能站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这一让义大利深陷战火的始作俑者一方。
更何况,庇护十世本就是极重教会传统、被称作天主教传统主义象徵的人物。
將教皇变成“梵蒂冈的囚徒”,將其关押在圣彼得大教堂,与驱逐耶穌会、推行政教分离政策的法国联手的萨伏伊国王,又怎么可能会得到他的好感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就这样任由叛军將我像个沙皇一样拖下王座......”
轰隆!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正愤然捶胸,咆哮不止之际,王宫正门方向忽然传来巨响。
“正门被攻破了!”
“快!立刻逮捕国王!”
伴隨著的,是叛军的吶喊与汹涌人潮。
近卫队挥起白旗投降,奎里纳雷宫的庭院也被政变军与愤怒的罗马市民践踏得一片狼藉。
“不,不要啊......!”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抱住那光禿禿的脑门,发出绝望的哀嚎。
他已无路可逃。
这位矮小国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