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无论如何,大规模生產已是时代潮流。美国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对流水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先驱者,无法抢占先机,那么在市场竞爭中,美国人很快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当汉斯提到在经济和工业领域已逐步超越欧洲的美国时,眾人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德国,正是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正因如此,身为骄傲的德国人,他们绝不愿意落后於那些只不过是后起之秀的“洋基佬”。
当然,眼下在美国真正重视流水线的可能也只有福特,但他並没有说谎,这就足够了。
“考虑到生產效率和人力成本,试点推行流水线生產倒也不是坏主意。”
“確实,未来市场扩大,我们的利润也会隨之增长......”
汉斯的话显然颇具说服力,不少汽车企业的代表都开始对流水线生產系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包括卡尔奔驰和迈巴赫。
“原本打算简短说明的,结果还是说得有些长了。今天的討论就到这里吧,大家可以各自散去。”
汉斯的话音刚落,各家企业的代表们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匆匆离开。
他们恐怕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总部,与高层和技术团队商討对策了吧。
“呼,总算结束了。”
“我也该走了。我和自然主义者的朋友们有约,男爵,要不要一起来”
“哈哈哈......这份好意我心领了,毛奇总长。”
汉斯对著试图拉自己加入裸体主义聚会的毛奇勉强挤出一抹笑容。
与其去那种地方,他寧可主动去军官学校报到。
“那么,我也该动身了。我和英国大使有约。鲁登道夫中校,务必严加保密。”
“请放心,除了陆军情报部门,还有普鲁士秘密警察参与,绝不会让机密泄露。”
汉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心中充满期待——究竟,世界上第一辆坦克会是什么模样
......
1906年在遗憾的別离与崭新的相逢交错之中终於落下帷幕,而1907年悄然到来。
然而,欧洲依旧是那个欧洲。
在英国伦敦,女权参政者们踏著泥泞游行;在罗马尼亚,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农民起义爆发,导致一万一千余人丧生;在保加利亚,无政府主义的浪潮再度涌现,总理遭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但仅凭这些动盪,还不足以撼动那个被称为“美好时代”(belleépoque)的和平与浪漫。
欧洲人似乎早已將日俄战爭时期的摩洛哥危机拋诸脑后,依旧如往常一般謳歌著和平。
当然,欧洲的平静並不意味著汉斯的日常也能同样平静。
除了外交部的事务之外,还有许多需要他费心的事情。
首先,拖拉机计划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儘管最终未能促成奔驰与戴姆勒提前二十年合併,但无论如何,他们各自倾尽全力,投身於坦克研发之中。
当然,距离第一批原型机问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包括奔驰和戴姆勒在內的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开始试验性地引入流水线作业。
此举取得了显著成效,仿佛德国汽车製造商们铁了心要在这一契机下吞併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纷纷投身於大规模量產竞赛。
受此影响,近来的报纸纷纷大肆渲染,称汽车价格即將大幅下降,未来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辆属於自己的汽车,煽动著市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