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工业与军事(2 / 4)

戴姆勒高层的关係並不融洽,否则他也不会在明年离开戴姆勒,创立自己的公司。

卡尔本茨等奔驰方面的人似乎也知道这点,儘管对迈巴赫的提议表现出一定兴趣,但並未寄予太高期待。

毕竟对奔驰而言,与戴姆勒合作固然有利,但即便单独研发坦克,也未必会有什么损失。

因为奔驰不仅是当时德意志帝国规模最大的汽车製造商,技术水平更是世界领先。

他们不仅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內燃机汽车,还首次完成了汽车的长途行驶。此外,1894年生產的“奔驰维洛”(benz velo)更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汽车。

因此,汉斯也认为,在这场竞爭中,奔驰是最有希望胜出的。

至於迈巴赫选择与奔驰合作,恐怕也是基於同样的考量吧。

实际上,在真实的歷史中,戴姆勒-奔驰在二战期间是纳粹德国的主要军工企业之一,负责生產包括三號坦克在內的主力坦克,甚至上文提到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也是由奔驰研发的。

当然,正因如此,奔驰因向纳粹德国提供军需物资,並强制集中营囚犯进行劳役,而理所当然地被列入了战犯企业名单。

“时间比预定的要长,问题就先回答到这里。如果之后还有疑问,可以向这位鲁登道夫中校諮询。”

汉斯指了指鲁登道夫,在场的人都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但某人的话还没有结束。

“最后,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坦克將成为未来德国陆军的核心武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比现在更完善的大规模生產体系,以適应未来的量產需求。”

当然,这並不仅限於坦克。

放眼未来,军队对卡车、装甲车等汽车的需求將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这种需求必然会发生。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德国的汽车工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当让汽车摆脱仅供上流社会享用的局限,降低价格,让普通市民也能负担得起,並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生產。”

“这......但考虑到当前汽车的製造成本、人工费用以及生產环境,是否有些勉强”

一直认真听讲的迈巴赫举起手提问。

而汉斯早已准备好了答案。

“各位听说过『流水线生產系统』吗”

“流水线生產”

“说起来,男爵旗下的drr公司就依靠这种流水线,在极短时间內大批量生產收音机,销往全球......”

“没错,正是如此。以往,汽车需要由小规模团队费数天时间才能製造完成。但若引入流水线,生產速度將得到极大的提升。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做到每小时生產一辆汽车,甚至每几十秒就能生產一辆。”

“什......几十秒!”

某个不知名的人惊讶得喊了出来。

其他人的表情也大同小异。

然而,真正痴迷於大规模生產的福特,早在1914年就已实现了24秒生產一辆t型车的记录,因此,这绝非天方夜谭。

“事实上,流水线的高效性已经通过收音机生產得到了验证。drr公司正是依靠流水线,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產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生產速度。如果各位有兴趣,我可以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我们並非不相信男爵阁下,只是这样的生產速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光靠流水线真的能做到吗”

“当然,这不仅仅是流水线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標,还需要產品的標准化、统一化,以及零部件的极简化。”

“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