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都无法改变,即使放下武器,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此外,马哈雷罗心中还有另一个疑虑。
“对於发动叛乱的后果会如何处置”
“无论如何,都无法逃避责任,毕竟德国人的鲜血已经流淌。不过,考虑到你保护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內的平民,我们会儘量对赫雷罗人宽大处理。我保证,不会再有人流血牺牲。”
“马哈雷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宽大的提议了。”
他明白。
通常情况下,所有主谋都会被吊死,而参与叛乱的族人也会被送往矿山或农场,沦为强制劳工。
但即便如此,马哈雷罗仍无法贸然做出决定。
这是需要与族人商议的重要问题。
“请给我一些时间考虑。”
......
“塞繆尔马哈雷罗究竟会接受投降吗”
“这就难说了。只能拭目以待。说实话,我也不能確定。”
在骑马返回温得和克的路上,听到身旁莱托福尔贝克上尉的提问,汉斯如此回答。
他个人希望赫雷罗人的叛乱能就此平息,但这也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
俗话说,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更何况,即便塞繆尔马哈雷罗想要投降,赫雷罗人其他人的想法可能也不尽相同。
“这正是叛乱领袖经常面临的两难境地之一啊。”
从马哈雷罗的立场来看,如果部族成员不断高喊要继续与德国作战,他也无法忽视这种呼声。
古罗马时期发起斯巴达克起义的斯巴达克斯不也是在考虑撤退的情况下,因无法劝阻坚持与罗马作战的部下,最终走上了绝路吗
眼下赫雷罗人叛乱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地步,也是因为他们几次打贏了殖民军后,变得骄傲自满的结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並非不可能。
“看来,最终还是无法排除战斗发生的可能性。”
“那你说说看,如果你是指挥官,会如何攻击赫雷罗人”
汉斯很好奇。
这位未来的名將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听到汉斯的提问,莱托福尔贝克沉思片刻,隨后开口道:
“据我观察,瓦特贝格背靠山脉,面前是河流,地形对防守极为有利。將赫雷罗人困在瓦特贝格,切断他们的补给,让他们活活饿死,这是最理想的策略。而且瓦特贝格里不仅有战士,还有许多平民,效果会更显著。不过,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恐怕国內不太会满意这种做法。”
“哈哈,確实如此,毕竟皇帝陛下希望儘快平息叛乱。”
莱托福尔贝克苦笑著继续说道:
“如果选择发起进攻,就必须在一场战斗中彻底歼灭赫雷罗人。需要从多个方向压制,確保他们无法从瓦特贝格逃脱。如果赫雷罗人成功突围,他们的游击战將使叛乱旷日持久,镇压起来也会更加困难。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必要的话,也得考虑採取焦土政策......”
莱托福尔贝克看了汉斯一眼,语气有所犹豫。
他显然察觉到汉斯並不支持焦土政策所带来的针对赫雷罗人的屠杀行为。
“克劳塞维茨在《战爭论》中说过,战爭最终是政治的延续。”
“是的,这一点我也明白。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中没有人没读过《战爭论》。”
“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战爭应当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本身。从这一点来说,通过屠杀赫雷罗人,德意志帝国究竟能在政治上获得什么呢殖民地定居者的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