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断章狗不得好死(求月票!)(2 / 4)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2832 字 11天前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东厂提督曹化淳闻讯勃然大怒,连夜叩宫请见崇祯,伏地泣诉:“卢象升专横跋扈,滥杀朝廷命官,此例一开,日后边将皆可借‘军情紧急’之名,随意诛戮监军,陛下耳目尽失,岂不危矣?”

    崇祯沉默良久,手中摩挲着卢象升前日呈上的《边防七策》,目光落在其中一句:“监军之设,本为监督,今反成掣肘,不如裁撤。”他缓缓抬头,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王德化通敌卖国,证据确凿。卢卿斩之,合乎军法,亦顺乎民心。尔等若觉委屈,不妨去问问怀来那三百具烧焦的尸骨,他们可曾见过半分‘朝廷体面’?”

    曹化淳语塞,只得叩首退下。然而他离去之时,袖中悄然滑落一枚铜牌,落入殿角阴影之中。那铜牌背面刻着一个极小的“温”字。

    与此同时,江南苏州府。一座临水园林深处,丝竹声歇,灯火幽微。六名身着儒衫的士人围坐亭中,案上摆着一份抄录的邸报,标题赫然是《卢象升擅杀监军,边镇将乱》。

    一人冷笑:“好一个‘忠臣’!昨日杀勋贵,今日斩太监,明日怕是要逼宫了。此人若掌九边兵权,我江南士绅之家,还有活路吗?”

    另一人轻摇折扇:“诸公莫急。卢象升越是刚烈,死得就越快。我已联络十三省同门,共拟《公车上书》,列举其‘十大罪状’:专权、残暴、蔑视祖制、结党营私、动摇国本……只要奏章齐发,不怕天子不动摇。”

    “可皇上如今对他信任有加啊。”

    “那就让他不再值得信任。”第三人阴恻道,“我已经派人潜入京师,寻访当年昌平侯府旧仆,许以重金,让他们作证说卢象升抄家时私吞珍宝;另有一批人正在伪造他与蒙古部落往来的书信……只需一纸‘通敌’证据,便可叫他身败名裂!”

    众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酒液映着烛光,宛如鲜血。

    数日后,京城骤变。

    先是通政司接连收到十余道弹劾奏章,皆指卢象升“恃功骄纵,擅权妄为”,更有翰林院编修上疏称其“形同藩镇,渐有不臣之心”。紧接着,户部侍郎突然翻案,声称去年宣府军饷短缺系因地方贪污,并非中央克扣,反指责卢象升“借此煽动军心,图谋割据”。

    流言如瘟疫般蔓延。市井间开始流传“卢公欲自立为王”的谣言,甚至有孩童唱起俚曲:“紫微星暗,黑煞临边,卢郎提剑,要坐金銮。”

    崇祯起初不信,仍将奏章留中不发。可随着压力日增,连内阁次辅钱龙锡也开始劝谏:“卢尚书功高震主,虽无异志,然众口铄金,恐伤君臣之道。不如暂召其回京述职,以安群臣之心。”

    恰在此时,刑部传来消息:黄?在狱中自尽,留下血书控诉“卢象升逼供致死,欲掩其通敌真相”。更诡异的是,狱卒称当晚无人进出,门窗紧闭,唯见墙上用血写着四个大字:“清君侧!”

    崇祯震怒,召集群臣质询。大理寺卿力辩此案疑点重重,黄?素来刚烈,绝非轻生之人;且其尸身颈部有勒痕,显系他杀。然反对之声汹涌而至,有人竟当庭哭谏:“卢象升在外握重兵,内有天子宠信,若不早制,恐成曹操、朱温之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