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药盒一模一样,但能在设定时间,通过极轻微的震动和柔和的单色光提醒?如果过一定时间未取药,再通过短信或app通知护理站,而不是自己大声嚷嚷?”
“这个更简单!”
陈墨立刻回应,“我们可以定制……”
“还有环境调节,”
程长赢继续道,“不要等老人去喊‘小x小x,太冷了’,系统能不能通过无感监测室内温湿度和老人的体表温度(非接触式红外),自动将空调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能不能根据他的作息习惯,在他起床前自动拉开一半窗帘,让阳光温柔地唤醒他?”
他一条条说着,思路越来越清晰。
他将这套新模式命名为“无形科技”
——所有技术都像空气和水一样,存在且必需,却看不见摸不着,只在需要时悄然挥作用。
“但是程总,”
项目总经理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即便解决了科技‘无形’的问题,如何让老人们信任这里,觉得这里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科技装备的牢笼?我们的护理团队已经很专业了,但似乎还差一点……灵魂。”
程长赢沉吟片刻,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苏晚晴:“晚晴,你负责组建一个新的团队。
我们需要两类人:第一,顶尖的老年病学、康复医学和心理学专家,负责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康护方案;第二,招募一批有爱心、有耐心,真正懂得如何与老人沟通的‘生活管家’和‘护理师’,待遇从优,培训从严。
我们要做的,不是冰冷的物业管理员,而是温暖的‘家人’。”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从今天起,‘常青藤’项目的核心卖点,从‘智慧科技’改为‘专业康护与温情陪伴’。
科技,是我们提供更好服务的、藏在幕后的工具,而不是挂在嘴边的噱头。”
命令下达,整个“常青藤”
项目组迅转向。
陈墨团队开始了“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系统”
和“无感环境调节系统”
的紧急研与改装。
苏晚晴则动用人脉,从国内顶尖的医学院和养老机构挖来了数位专家,并启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筛选极其严格的“生活管家”
招聘。
程长赢甚至亲自参与了最终轮的“生活管家”
面试。
他不需要考察太多的护理技能,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眼神是否柔和,语气是否耐心,以及对“衰老”
和“陪伴”
的理解。
改造后的“常青藤”
社区仿佛脱胎换骨。
overt的科技设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普通、却处处透着用心的细节:更宽的房门(方便轮椅)、无处不在的扶手、防滑地板、光线柔和的夜灯。
而真正的核心,是那支由专家和“生活管家”
组成的专业团队。
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医疗健康管理,更会陪老人聊天、散步、下棋,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喜好和生日。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批入住的几十位老人及其子女的反馈好评如潮。
口碑开始在小范围内酵。
项目的销售数据虽然还没有爆炸式增长,但咨询量和到访量明显增加,成交的客户都是真正认可这种“专业+温情”
模式的高知、高收入家庭。
这天下午,程长赢难得清闲,在办公室里泡了一壶茶,正准备审阅“长赢研究院”
提交的几份基础科学研究立项申请。
内线电话却急促地响了起来,是苏晚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严肃。
“长赢,我们刚刚收到一份匿名寄到前台的包裹,里面没有恐吓信,只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