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信,郑重地点头,转身离去。
承泽独自坐在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他知道,这一场棋局,已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不能再等了。
京城之中,风声再起。
李慎言府中,灯火通明,府中宾客满座,皆是朝中重臣。李慎言端坐上首,神色沉稳,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陛下已下令彻查,但尚未有定论。”一名心腹低声说道,“镇北王那边,似乎也按兵不动。”
李慎言轻笑:“他当然不动。他知道自己若轻举妄动,便是自毁前程。皇帝虽疑他,但也不会轻易削其兵权。除非……有人逼他。”
心腹皱眉:“大人之意是?”
李慎言缓缓道:“皇帝向来多疑,若能在朝堂之上,再添一把火,让他彻底对承泽失望,那他便只能束手就擒。”
心腹点头:“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
李慎言微微一笑:“去吧。”
与此同时,苏婉已悄然入宫,再次面见皇后。
“娘娘,”苏婉低声说道,“承泽将军已做好准备。若陛下迟迟不决,他便只能率军入京,以勤王之名,讨伐李慎言。此举虽险,但若能成功,便可彻底铲除李党,稳固将军地位。”
皇后神色凝重:“此举太过危险。若真如此,恐怕会引发内乱。”
苏婉沉声道:“若不如此,承泽将军便只能坐以待毙。李慎言一党步步紧逼,陛下疑心未消,若再拖延,恐怕局势将彻底失控。”
皇后沉默良久,终是叹息:“我知你之意。我会再劝陛下,让他早做决断。”
苏婉深深一拜:“谢娘娘。”
皇后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婉娘,你是否也觉得,我该站在承泽这边?”
苏婉抬起头,目光坚定:“娘娘,承泽将军是大晟的柱石,若他倒下,大晟将再无可用之将。李慎言一党,若得势,恐怕大晟将陷入更深的内乱。”
皇后点头,神色终于坚定:“我明白了。”
翌日,朝堂之上,皇帝召集众臣,欲议边关之事。
李慎言率先出列,奏道:“陛下,镇北王承泽虽有战功,然其手握重兵,久居边关,若不加以节制,恐有不臣之心。臣请陛下,收回其兵权,以安朝局。”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皇帝沉吟不语,目光微沉。
就在此时,皇后步入殿中,身后跟着一名内侍,捧着一份奏折。
“陛下,”皇后上前,将奏折递上,“此乃镇北王所书,臣妾以为,陛下应亲自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