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归来(1 / 3)

两队僧人驻足念起了经文,几十支火把像遗落在黑夜里的,连成一串的佛珠。

在这浩大的超度声中,锦秋的心静了下来,她提着步子缓缓挪过去,最先看清楚的是莺儿,她浅粉色的衫子被扯得七零八碎,现出贴身的粉肚兜,白皙的脖颈沾染了污泥血渍,喉咙似是被扭断了,脑袋软软侧向一旁,乌漆的后脑勺正对着锦秋。

再走近些便见挨着她的鸣夏,火光扑在她脸上,将她额头正中那暗红色的大窟窿照得一清二楚,鲜血干涸了,从额角、眉眼到下颌,一条条暗红的痕迹,诡异、骇人。唯一庆幸的是她的衣裳还算齐整,只是衣襟敞开露出了半个肩头。

锦秋的身子簌簌颤抖,每行一步,身上的力气便抽去一点儿,最后走到鸣夏面前时,已经没了力气,她缓缓蹲身,从袖子里伸出那只染血的手阖上鸣夏的眼。方才她的手一直攥着,尖利的指甲刺破血肉,鲜血渗出。

她的眼泪无声无息落下,脑子里不由自主开始想象那时的惨烈情形:几个歹人要剥她的衣裳行事,她又惊又恨,一头磕在了树桩子或大石上,鲜血喷溅搅了歹人的兴致,如此才保住了清白。

锦秋缓缓解了自己的罩衫盖在莺儿身上,随后忍着泪,拉着鸣夏的两片绣鸢尾花的衣襟往上提了提,理好了……

无论今儿在这遇难的是谁,遭受歹徒如此羞辱,都令人痛心!

锦秋不晓得自己是如何走下山去的,只是双腿麻木地摆,似乎有丫鬟来搀她,她恍恍惚惚竟看不清是谁。她靠着那人继续走,忽而小腹一痛,她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抓着身旁那人弱声喊:“孩……孩子,”才喊两句便不省人事了。

……

次日黄昏,不知可是要下雨,室内闷热非常,两掖通臂烛将内室照得亮如白昼,门檐上还新贴了符纸。这都是红螺安排的,因锦秋已昏迷了整整一日,还时不时胡言乱语,红螺深觉她是被鸣夏的鬼魂缠上了,于是请教了府中几个老婆子,张罗了这些物什。

锦秋躺在七录斋的拔步**,红绡帐放下来,廖医官正为她搭脉。

果然不多时便有雨点子打下来,砸在瓦楞上,噼啪响。廖医官搭完脉,红螺立即奉上纸笔请他写方子,见廖医官双唇紧抿,面色沉肃,她一颗心先往下沉了三分,战战兢兢地问:“医官大人,主子如何了,她什么时候能醒,孩子可保得住?”

“王妃腹痛晕倒,脉象浮浮沉沉,是动了胎气,原先的方子仍吃着,再加二两白芍,一两菟丝子,幸而王妃底子好,再静养数日,应当无碍。”

红螺听了,一颗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多谢了,您先用口茶罢,”红螺这便将人送出去,打了赏,又立即吩咐了底下人去煎药,自己则守在锦秋床前,见她额上虚汗,便拧了帕子来为她擦脸,给她打扇子。

窗外的雨还没尽意思,戛然而止了,有夜风扫过脸,锦秋的眼睫颤了颤,缓缓睁开,入眼便是一片光华灿烂的烛火,火光里走来个红螺,她手上端着药,脸上绽开个大大的笑脸。

周遭一切都活起来,红螺激动的声音灌入耳中:“主子,主子您可算醒了,您躺了一日了,可要吃什么喝什么?”

“不……不必了,”锦秋撑着坐起身,轻晃了晃脑袋,问:“红螺,我可是做了个梦?鸣夏她……”

红螺将汤药先搁在八仙桌上,回来宽慰锦秋道:“主子您别想那些个了,先顾好您自己和肚里的孩子,廖医官说了,您要静养,头四个月得先把胎坐稳了!”

锦秋神色一黯,她明白了,这一切不是梦。她怔怔坐在床头,良久,才轻抚了抚肚子,淡淡道:“你说得没错儿,孩子要紧,其余的事儿我也不去操劳了,回头你让曹嬷嬷过来一趟,鸣夏的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