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离别(1 / 3)

同样是求情,周劭求和锦秋来求可就大不一样,太后原本就因周劭亲季嬷嬷才百般看她不惯,若是他求情,她心里只怕更不受用,如此只能适得其反。可锦秋,她是唯一审问了淡雪和季嬷嬷的人,这话一说,一则为季嬷嬷洗清了罪责,二则又带上了曹嬷嬷,若是要怪罪,太后也不能单罚一个。

太后深深看了锦秋一眼,悠悠道:“哀家谅她也不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既是淡雪胡说八道,那便罢了,只是你不可掉以轻心,府里该清理的人一个也不能留!”

“臣妾必当尽心,”锦秋朝太后微微一笑,方才盖着周劭的手轻轻拿开了。

周劭惊讶地望着锦秋,他没想到她竟会为季嬷嬷说话,如此可是帮了她一家子人,而自己,似乎对她太苛刻了?

“牧之,”太后突然喊了一声,周劭忙调转了视线望向宝座上的人。太后叹了口气继续道:“听闻你再过两日又要去株州了,新婚不久,又才病愈,何不留在京中,再过百日便是新年,你还折腾什么?”

锦秋端脱胎填白茶盏的手一抖,茶水洒了两滴在袖口上。

“王爷要去株州?”锦秋愕然望着他。

周劭与锦秋对视一眼,道:“没来得及告诉你,三日后便动身了,”说罢他又朝太后一拱手,道:“株州沿边六州旱情极为严重,今年秋天颗粒无收,且株州贼寇肆虐,离皇城又近,赈灾的粮食若被儋州知府那样的官员中间滤过几道,百姓没有饭吃,便会出大乱子,所以儿臣才自请与户部的廖钦差一同去赈灾。”

锦秋仍定定望着他,后头她们又说了什么已记不得了,只想起这些日子来那纠缠不清的桩桩件件,心里一团乱麻。

回府的马车上,周劭撩了帘帷往外看,锦秋则坐在他对面静静凝视着他,心里憋着一股气,“王爷您没什么要同我说的么?”

周劭调过头,目光落在她不悦的脸上,“腊月里本王便会回来,这几个月辛苦王妃了。”

“王爷是厌了我了,所以自请赈灾,故意远着我?”

“本王只是想静静心,有些事儿面对面的反倒理不清楚,站远些,说不定能看得明白。”

锦秋侧过脸,望着蜀锦车帘上绣的芦溪野鸭,一只在岸上,一只在水里,往更远处游。

周劭的话她无可反驳,可原本就疏远了的两人,若离得更远,不知是人远思无穷还是人远情转淡,可她能怎么办,难道还跪着求他不要走么?这她可做不来。“王爷说得不错,咱们是得远着些,古人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则怨,近则不逊,王爷也是遵圣贤教导,哪容我来置喙?”

“拿这话来堵本王本王便不去了?”周劭呵地一笑,道:“你安心待在王府罢,少出门,本王安排了人在京中寻赵臻,若发觉你与他有往来,他这条命本王绝不会留。”

锦秋恨恨剜了他一眼,侧过脑袋不看他,周劭则侧向另一边,再不言语了。

二人默默的,身子随着马车一颠一颠,眼睛望着别处,耳朵却不由自主从粼粼车马声中搜寻对方清浅的呼吸。好几回颠簸锦秋往周劭那儿偏过去,都忙端正身子稳住了,而周劭,分明伸出了手却又假作撩袍子。

次日,季嬷嬷下葬,周劭亲自过去祭拜,回府时身后还领着喜鹊,当夜便让喜鹊和巧儿一同在外间伺候茶水。

七录斋门前门灯朗挂,书房中灯火通明,周劭坐在书案后百无聊赖地翻阅一本棋谱。一身梨花白长缎衣的喜鹊端着漆红茶盘进门,斟了茶,恭恭敬敬地敬献上去。周劭食指往书案上轻敲,头也没抬,淡道:“放这儿罢。”

喜鹊只得放下茶盏,莲步轻移退了下去。周劭是因她再三请求,看在故去奶嬷嬷的面子上才将她调回来伺候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