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年三十(2 / 3)

“没关系呀,小丫头贴的福字是最特别的,肯定会给我们家带来更多福气呢。”杨开安慰道。

吃完午饭,杨开和父亲便着手准备服侍仙人牌位的桌子。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老桌子,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桌子上庄重地摆放着祖先的牌位,牌位的木材质地厚实,上面的字迹虽然历经岁月却依旧清晰可辨。旁边是蜡烛,蜡烛洁白如雪,仿佛在静静等待着被点燃的那一刻。香灰盒里还残留着往日上香后的痕迹,诉说着家族对祖先的敬重。还有几个红彤彤的柿子,像是喜庆的小灯笼,以及几个白白的馒头,散发着麦香。

白河县的习俗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初一早上和中午,要在家里给仙人烧纸上香,这个主要是男性参加,女性不用。而且并不是每家都需要摆放牌位,一般都是主家辈分大的主脉是总支,然后分家以后,再有长辈去世才会增一家,如此类推。杨开家正是如此,他爷爷去世得早,家里的牌位也是前面几辈人传下来的。另一家是他家后面一排的一个大伯家,那算是主脉。

晚上天刚黑,杨开便和父亲拿着手电筒去了后面大伯家。手电筒的光照在乡间小路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朦胧。当他来到大伯家时,那里已经有人了。

杨开连忙热情地打招呼:“大北(大伯)的意思。”然后又依次给大伯家三个儿子打招呼,都是叫哥,而且三人都已经结婚了。至于三人的媳妇都在自己家,大伯跟着小儿子住,儿媳妇在里屋,杨开给大家倒了水就进去了。

二伯家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已经结婚了,三伯家也是两儿两女,也已经成婚了。这些人都比杨开大,都是当哥的。杨开给大家一一打招呼,还发着烟。

三伯不抽烟,他看着杨开问:“啥时候回来的?”

杨开回答:“大前天,这两天都在忙,就没出来。”

三伯点了点头,说:“都一样,准备年货,扫屋子呢。听你达说你在外面打工,怎么样?”

杨开说:“嗯,在江岛那边,前段时间回内地了,以后主要就在深区那边工作。”

三伯问:“你在外面做什么的?那边还要人吗?把你两个哥哥带上。”

杨开说:“我自己做一些生意,小打小闹,主要就是盖房子,只要两个哥哥不闲累,我没问题。但介绍信这些不知道村里给不给。”

三伯说:“介绍信你不用担心,那到时候你两个哥哥要是想出去就找你了。”

杨开点头。

然后其他人也好奇地围过来,问杨开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杨开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杨开只是浅浅地说两句,并没有深入。毕竟,外面的世界太过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过了一会,杨开的亲大伯和杨文、杨武也来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又围着杨文问他在外面怎么样。

对于大家的提问,杨文看了杨开一眼,那一眼里有着询问和些许的犹豫,见杨开点头,他才把外面的世界简单给大家说了一下。杨文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着,他讲述着外面城市里那闪烁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大楼。众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仿佛被杨文的话语带到了那个陌生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

大家聊了一会,大伯说:“好了,人到齐了,咱们开始烧纸。”大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屋子里回荡着,就像一种无声的命令。

一行人来到客厅,客厅里摆放着那张供奉祖先牌位的桌子。大伯跪在最上方,他的动作缓慢而庄重。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开始点火烧香,那火柴擦出的光亮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一闪而过,接着火苗蹿上了香头。大伯将香插好,然后引火烧纸,那冥币在火焰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