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山城行(2 / 4)

个环节出了纰漏,让人抓了把柄,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王建安点点头:“磨贵姑父提醒得对,打铁还需自身硬,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证件、手续完全合法合规,每一个环节都挑不出毛病,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泽安舅舅,这事你来牵头,对照着可能的新的、更严格的要求。

把我们高龙乡和保镇两个屠宰场的所有环节,从生猪进厂检疫、待宰、屠宰、分割、冷藏到污水处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再仔仔细细梳理一遍,该补的材料提前准备好,该完善的制度立刻立起来。

特别是环保和检疫记录,一定要做到天天记、笔笔清,经得起随时抽查。”

张泽安郑重地应下:“放心,建安,这事我亲自抓,拉上几个细心的年轻人,成立个专门小组,保证不出任何纰漏。

我们的底子好,稍微整理一下,肯定能达标。”

几天后尹彬找到了王建安:“建安,我托人在打听了一下,山城那边的情况确实有点意思。”

尹彬摊开一张画得歪歪扭扭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批发市场的位置:“他们的蔬菜,很大一部分是靠周边区县供应,比如江津的青菜头、永川的豆芽、璧山的儿菜,都很有名。

当然,也有不少是从湖北、贵州那边通过水路运过来的。

几个大批发市场,像盘溪、菜园坝,规模都大得吓人,天不亮就人山人海,吞吐量惊人。

价格方面,确实如我所料,同等品质的蔬菜,比蓉城批发价普遍高5%到10%左右。

那边的人,特别是城里人,似乎更舍得在吃上花钱,喜欢味道浓、品相好的东西。”

王建安仔细听着,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有没有了解到,那边对像我们这种有品牌、品质有保证的蔬菜,接受度怎么样?有没有类似的生鲜店?”

尹彬摇摇头:“这个暂时还打听不到那么细,普通的批发市场里,还是老样子,菜堆在一起卖,认人的多过认牌子的。

不过,据我那个熟人说,山城那边这几年变化快,盖了不少新楼,有些小区修得挺气派,估计跟蓉城一样,会有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起来。”

“嗯,”王建安点点头,心里有了底,“看来有必要亲自去一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样,三哥,你安排一下,下周我们两个,再把李兵喊上。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山城待两三天,实地考察一下批发市场和几个主要居民区。”

尹彬应道:“要得,我这就去联系车,订住处。”

就在这时,张泽安也拿着几页还带着油墨味的文件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建安,好消息,县里关于屠宰行业整顿的征求意见稿正式下达了。

我仔细读了三遍,我们的两个屠宰场,硬件设施完全超标达标,甚至比他们要求的最高标准还好。”

王建安接过文件,快速但认真地浏览着关键条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好,硬件是基础,硬件没问题就好办。

我们要争取成为全县第一批拿到新证的,到时候,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广告,比花钱登报还有用!”

一周后,一大早,尹彬和李兵两人便坐着车来李家沟接王建安了。

尹彬联系了一辆跑长途的顺风面包车,比坐班车灵活。

面包车颠簸在崎岖的国道上,窗外是连绵的丘陵和稻田。

下午三点多,车子正式进入山城主城区。

一下车,一股与蓉城迥异的热浪夹杂着江水潮气瞬间将三人淹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