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新厂与新店(1 / 4)

王建安接着说出了更具体的规划:“我们合作社猪肉批发公司最初定的总股本金是三十万元。

去年初创时,我们募集了十万,加上这笔将近七万的补贴款,我们就能达到十七万。

距离目标更近了,而且,保镇分厂那边扩建、买设备,正需要资金投入。

这笔钱正好能解燃眉之急,让分厂尽快运转起来,产生效益。”

台下那些最初有些犹豫的社员,特别是跟着王建安从最初几头猪、几个棚干起来的老社员。

回想起这两年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对王建安的眼光和能力深信不疑,纷纷开始表态支持。

“建安说得在理,眼光要放长远!”

“我同意,跟着建安干,没错!”

当然,仍有少数几户心里打着小算盘,盼着能落袋为安。

但在绝大多数人形成的赞同声浪中,他们也清楚势不可违,勉强表示了同意,只是脸色不那么好看。

补贴款的使用方向确定后,大会接着讨论并通过了另一项重要决议:正式启动“李家沟绿色畜禽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最终股权明晰和增持工作。

主要就是公司将回购部分早期社员的股权,并按照新的、更科学的方案进行最终分配。

同时设立激励股份池,用于吸引和奖励像周建军这样后期加入的优秀人才。

具体的股权重新核算和分配方案,王建安提议由他自己、张泽安、老会计以及社员公推的两名代表组成一个五人小组,仔细核算后,再提交社员大会讨论表决。

这个提议也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大会一直开到深夜才散场。

社员们三三两两议论着离开,虽然有人因为没分到现金而略感遗憾,但整体气氛是积极向上的,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了新的期待。

王建安、张泽安、老会计等几人留在了办公室。

煤油灯下,张泽安感慨万千:“建安,想想两年前,我们还在为买那十几头猪崽的钱东拼西凑。这才多久,我们竟然都能讨论几十万的股本金了,真是像做梦一样!”

王建安点点头,脸上却并无太多轻松:“泽安舅舅,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的路,竞争会更激烈,对手会更强大,对我们管理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股权改革方案的原则确定后,具体的核算工作繁琐而细致。

老会计带着账本,连续加班了好几个晚上,一笔一笔地核对从养猪场起步以来的所有账目。

王建安和张泽安等人则多次开会,商讨股权分配的具体细则。

既要承认早期社员的历史贡献和风险承担,又要兼顾后来者的现实投入,还要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公平公正。

几天后尹彬再次从蓉城带回了一个消息。

“建安,彭县那边,最近动静不小。

我通过关系打听到,他们那边几个搞得最早、规模最大的大棚户,背后确实有彭县蔬菜办公室的人在统一协调。

好像还打算成立个啥子‘大棚蔬菜协会’。

然后还从山东寿光那边请了有经验的师傅过来做技术指导!”

王建安目光一凝:“官方牵头成立协会?还请了寿光的技术员?”

这意味彭县的大棚蔬菜发展已经进入了组织化、规范化的快车道,其技术提升速度可能会超乎想象。

尹彬继续说道:“还有更关键的,他们现在的产量上得很快,已经不满足于将菜卖给批发商了。

听说他们正在主动和蓉城几家农贸市场管理方接触,想直接进场,设立批发档口,目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