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张福德和另一个能说会道的社员,则穿梭在保镇的街巷之间。
他们没去冷清的菜市场,而是按照事先打听好的,找到了那些肉贩子聚居的巷子,以及他们平日歇脚、交换信息的茶馆。
张福德进入茶馆掏出带来的红塔山,见人就散。
他自己也要了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坐下来慢慢喝,跟旁边的人搭话闲聊。
从今年的天气聊到收成,再不经意地把话题引到肉价上。
张福德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各位老板,明天就赶场了,这肉从哪里进,心里有谱了没?”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众人的心思,茶馆里顿时安静了一下,随即又嗡嗡地议论开来。
一个面相憨厚的中年摊主叹了口气:“周老幺倒台是好事,可这摊子一下子砸了,我们明天的肉还没着落呢。
去县里拉吧,那运费加上去,本钱太高了。”
另一个精瘦的摊主语气里带着试探:“听说你们高龙乡那边也杀猪卖肉?价钱咋样?”
张福德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接过话头:“这位老板问得好。
我们高龙乡绿色畜禽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是正儿八经在工商局注册了的乡镇企业,村集体还有股份。
我们的猪,都是自己合作社养猪场养的,健康得很。
屠宰场是新扩建的,卫生条件那是按规矩来的,天天有检疫。
价钱嘛,明码标价,肯定比你们以前从周老幺那儿拿要便宜至少一毛到一毛五。
而且我们绝不短斤少两,更不会强买强卖。
大家信得过,明天赶场前,可以去我们李家沟屠宰场亲眼看看,现场拉货。
信不过,或者觉得价钱不合适,绝不勉强,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当即就有几个摊主动了心,仔细询问起去李家沟的路怎么走,什么时间点去最合适。
张福德和同伴耐心地一一解答,又把合作社和屠宰场的位置详细说了一遍。
精瘦的摊主想了想,说道:“老哥,你说得在理。光听你说不行,我得亲眼去看看货色。
今天下午,我抽空去你们那儿看看,可以不?”
张福德笑道:“欢迎!绝对欢迎!到时候你直接找我,我叫张福德,我带你看,从猪圈到屠宰场,随便看!”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后面就好办了。
陆陆续续又有好几家摊主表示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一早要过去看看。
到了中午,吴磨贵和张福德在保镇街口碰头,互相说了今天上午的情况。
吴磨贵那边,副产品的老客户全部恢复,还新谈下了一家卤味摊。
张福德这边,保镇街上差不多七八成的肉贩子,都明确表示了合作意向,答应去李家沟看货。
消息传回李家沟,合作社办公室里一片欢腾。
王建安听完汇报,虽然高兴,但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他敲了敲桌子,提醒大家:“大家先别急着高兴,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人家答应来看,不代表就一定会在我们这里拿货。
就算拿了第一次,能不能变成长期客户,
还得看我们后面的供货能不能跟上,品质能不能稳住,价格能不能一直保持优势。
尤其是明天赶场,需求量肯定大,对我们屠宰场的产能是一次考验。
华强舅舅,磨贵姑爷,屠宰场这边,今天晚上和明天凌晨,得多辛苦一下,确保肉源充足。”
张华强和吴磨贵立刻拍胸脯保证:“建安你放心,猪圈里肥猪有的是,绝对够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