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建安站在新落成的院坝里,瞅着眼前这栋青砖到顶,窗明几净的新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经过近十个月的修建,房子终于算是修好了。
罗木匠父子手脚麻利,趁着他前阵子在蓉城忙活的功夫,已经把定做的家具都给安装摆放妥当。
新打的床、柜子、桌椅板凳,散发着松木的香味和淡淡的油漆味儿,就等着主人入住。
搬家日子定在了阳历新年第一天,1995年1月1日,没有请人算日子,王建安主要图个好记。
离正日子还有十来天,但这屋里还得大扫除一番。
王建安喊来了父亲和大哥帮忙。
屋里屋外,房梁墙角的大扫除,刚修好的房子,这些地方很多灰,几个人忙得灰头土脸。
张玉清和冯彬蓉也没闲着。
两人负责擦洗,兑了温热的肥皂水,仔仔细细地抹过每一扇玻璃窗,门板。
尹祥平抱着儿子王刚,小家伙才一岁多,正是蹒跚学步,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
他在空荡荡的新屋子里摇摇晃晃地探险,咿咿呀呀地叫着,口水滴答到光洁的水泥地上。
尹祥平就拿着软布跟在后面擦,脸上又是笑又是无奈。
“慢点儿,刚娃儿。”
尹祥平眼疾手快,一把捞起差点撞到桌子角的儿子。
小家伙在她怀里还不安分,扭动着要下地。
“这新家就是好,娃儿都喜欢的很。”张玉清擦着组合柜的玻璃门,笑看着孙子。
粗粗打扫完,就开始往里头倒腾东西。
老屋那边的家什,好些都不打算要了,旧柜子、破桌椅,都留在老房子了。
但铺盖被褥,四季衣服这些细软,都得搬过去。
一家人一趟趟穿梭于老屋和新屋之间,虽然累,但欢声笑语没断过。
“这床好,宽展,平整,睡着指定解乏。”
尹祥平摸着主卧里那张按王建安意思打的矮床架,脸上微红。
床垫是从县里买回来的新棉花垫,厚实软和。
张玉清拉开嵌入式衣柜的门,眼里满是欢喜:“这柜子可真能装,我跟你爸那几件老衣裳塞进去,恐怕都填不满。”
王刚对那个新砌的“卫生间”最好奇,趴在光滑的水泥地上,用小巴掌啪啪地拍地。
王建安看了直笑,虽然现在的水箱没有增压系统,压力不够大,但比起以前的旱厕,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忙忙活活好几天,新家总算归置得有了模样。
离元旦没两天了,张玉清开始张罗搬家宴的事。
如今家里宽裕,大棚里反季蔬菜水长着,养猪场杀了猪,好肉好菜的吃着也丝毫不心疼。
不光本村人,连尹祥平娘家的哥哥嫂子、侄儿侄女也都来了,还提了不少鸡蛋、白酒当贺礼。
王建安一家热情地招呼着,院坝里更添了几分热闹。
一月一号,天刚麻麻亮,王建安一家就都起来了。
尹祥平在新砌的灶台上生起火,张玉清掌勺,做着今天的大餐。
一些大菜,比如炖猪蹄,咸烧白昨天就开始准备好了。
吃过早饭,太阳也升起来了,阳光照在墙壁的瓷砖和玻璃上晃眼睛。
这年代修楼房的都还少,更别提在外墙还要贴瓷砖了。
帮忙的乡亲们陆陆续续都来了,院子里顿时喧腾起来。
借来的八仙桌一张张支开,长条凳摆在桌子四方。
孩子们在新房子里上下跑动打闹着,笑声欢笑声感染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