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反季菜,冬天没得蜜蜂蝴蝶帮忙授粉。
以前呢,全靠人手一朵花一朵花地去点,费时费力,但结的瓜很称展(漂亮)。
但今年我们规模扩大了,忙不过来,就用上了一种新技术,叫“激素授粉”。”
他顿了顿,看到众人脸上困惑又略带警惕的表情,继续耐心道:“简单说,就是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抹在花把把上,刺激它结果。
这样省人工,坐果率也高。
但有个小缺点,就是温度、湿度稍微没控制好,或者手法稍微有点偏差,结出来的瓜就容易长弯、长畸形。
但它只是长得不好看,味道、营养、安全性,跟直溜的瓜没得任何区别!
绝对没得毒!”
为了增加说服力,王建安拿起那根弯瓜,用手抹了抹瓜身,直接“咔嚓”一声掰成两截。
他拿起一截就塞进嘴里,嚼得嘎嘣脆,汁水顺着嘴角流下一点。
“嗯!脆甜!跟直的一个味,阿姨,你尝尝?免费尝,不要钱!”
王建安把另一半瓜递过去。
老太太下意识后退一步,连连摆手:“哎呀,你吃你吃……我……我还是觉得这歪瓜看着膈应……”
尽管王建安解释得清楚,自己也当场吃了,但“激素”、“调节剂”这些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听着就有点吓人,远不如“农药打多了”听起来那么“直观”。
而且那歪歪扭扭的样子,确实不符合人们长期以来对“好瓜”的认知。
围观的人窃窃私语一番,大多摇摇头散开了,最终还是没人愿意尝试那半截弯瓜。
接下来几天,情况果然如王建安所料,异常困难。
抚琴菜市场这边,尹志的摊位上,那些品相不佳的弯瓜、畸形瓜几乎无人问津。
哪怕他把价格标得比直瓜低一大截,甚至吆喝“弯瓜更甜,实惠首选”,顾客们也只是看看,摇摇头就走开了。
偶尔有贪便宜想买的,也被旁边的人“好心”劝住:“哎哟,买不得!那个样子,吃了不晓得有啥子问题哦!”
“听说用了激素的,娃娃吃了不好!”
流言蜚语也开始在市场里像风一样传播。
“7号摊那个新来的小伙子,卖的瓜是药水泡出来的!”
“听说吃了那种弯瓜对身体不好,是激素催的!”
“怪不得长得那么怪,以后可别去他家买了,还是买国营市场的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