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一直让我兼着,我那边大棚还有一大堆事,实在分身乏术。
得找个正经的会计。”
张泽安皱着眉头:“会计?这得上哪儿找去?我们村里识字、算账利索点的倒是有几个。
可公司这账,进出项目多,怕是跟家里记流水账不一样吧?。”
王建安点头:“嗯,是复杂得多。
进货成本、人工开销、销售收入、利润核算,还要跟税务打交道,都得清清楚楚。
所以得找个专业点的,至少是懂行的。
泽安舅舅,你去乡上、镇里打听打听,看能不能从信用社、供销社或者哪个厂子里,找个退休的老会计请来。
哪怕多花点钱,开头必须把账立规矩了,不然以后全是糊涂账,赚了赔了都说不清,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第二天下午,尹彬联系的建材就一车车地运来了,堆在老屠宰场旁边的空地上,像座小山。
合作社的男人们轮流过来帮忙,和泥、搬砖、砌墙,虽然不专业,但力气足,肯下劲,进度一点也不慢。
妇女们则负责做饭、烧水,用大桶抬到工地上,保证大家干活时能喝上口热的。
请会计的事,张泽安上了心,连着往镇上跑了几趟托人打听,还真让他问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是从镇上供销社退休的老会计,姓陈,就住在一大队。
张泽安提着礼品登门去请,态度诚恳的把公司未来的前景和待遇都详细说了。
陈会计在家闲着也是带孙子,听说是正经乡镇企业,待遇给得也颇有诚意,便点头答应了,说等公司执照一下来,他就过来上班。
杀猪匠也好找,张华强出去转了两天,就带回来三个膀大腰圆、面色红黑的汉子。
都是附近村里有名的好手,逢年过节谁家杀猪都请他们。
听说李家沟这边工钱给得高,活还稳定,天天有猪杀,都愿意过来试试。
张华强领着他们在老屠宰场先试工,王建安也抽空去看了一次。
只见那三人确实手艺娴熟,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放血、烫毛、开膛、分割,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王建安看了点点头,就算初步定下了。
这边场地扩建得热火朝天,那边跑销路的事也没落下。
王建安把合作社里几个脑子活络、嘴巴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都召集起来在养猪场内开了个小会。
王建安开门见山:“虽然公司执照还得等些日子才能下来,但肉可以先卖起来。
你们几个最近得多辛苦点,往外跑跑,就去周边这几个乡镇。
找那些集市上卖肉的摊贩,跟他们聊聊,问问愿不愿意从我们这里进货。
我们的猪肉新鲜,价钱低,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正说着,张春城也风风火火地跑来了。
作为合作社的元老,他看着大家都有活干,为集体忙碌,自己在家怎么也坐不住,非要跟着出力。
王建安看着张春城那股急切劲,笑了笑便开始分配任务:“春城,施镇离我们最近,人口也多。
关键是他们那边自己没有屠宰场,肉都是从更远的县里批发的,运费一加,价钱就比我们贵得多。
你带个人去施镇找那些肉摊老板聊,把我们高龙乡猪肉的价报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比较。
而且告诉他们猪肉当天杀当天送,保证新鲜。”
张春城一听,用力一拍胸脯:“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保证把让他们都来我们这儿拿肉!”
王建安嗯了一声,又看向吴磨贵:“磨贵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