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特聘技术员(3 / 4)

这样,他们教得用心,自己多了份收入,我们公司的技术标准也能统一输出,还能牢牢绑定下游的货源。”

王太平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既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把技术扩散出去,还保证了菜的来源,好久开会说这个事?”

“就这两天,等我先把合同草案拟出来。”王建安说着,几口吃完了饭,就钻进了里屋,拿出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第二天下午,王建安把拟好的《棚鲜生公司特聘技术员合作协议》草案拿给张泽安和张春城看。

两人仔细看了一遍,都觉得这办法好。

“这样一来,大家教人也有劲头了,不然光让义务帮忙,一次两次还行,久了谁也没那个闲工夫。”张春城抽着烟说道。

“就是,”张泽安接口道,“这合同我看行,什么时候开会?”

王建安:“明天晚上吧,泽安舅舅,麻烦你通知一下合作社的社员。”

事情定下,王建安又去猪场转了一圈。

养猪场扩建的新猪圈已经初具雏形,几十个工人正在忙碌。

张春城正指挥着人安装食槽和水管,见到王建安,跑过来汇报进度。

“建安,按这个速度,再有个十来天,新猪圈就能投入使用,就是这新进的猪崽,价格又涨了点。”

之前合作社购买的母猪已经快要生产了,不过那是按照15户人规划的,现在又扩大了规模,得去农村买猪仔。

这次王建安让他们购买了一些外三元的猪仔。

主要是现在市场上对于外三元和内三元的肥猪还没有露出偏爱属性。

外三元的速生和大重量优势还无法发挥。

反而可能因为重量过大导致降价。

“该买还得买,”王建安说,“眼光放长远点。饲料供应没问题吧?”

“没问题,甜城一厂那边按月送货,结算也顺畅。”

王建安看着规模越来越大的养猪场,心里盘算着。

光是卖生猪,利润有限,而且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是不是可以考虑自己搞个小型饲料加工?

或者尝试搞点香肠、腊肉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不过这得去到县城里去才行,只有县城才不会断电。

但还没找到好的人选,王建安他自己得留在李家沟弄大棚,没法去搞肥猪的附加产业链。

晚上,王建安在灯下完善着技术员合同的细节,包括考核标准、薪酬等级、责任义务等。

尹祥平在一旁哄睡了王刚,轻声问:“弄这个合同,会不会有人觉得你是想用钱把大家捆住?”

王建安笑了笑:“这怎么能算捆他们呢,这是明码标价,互利互惠。

愿意干就签,不愿意也不强求。

有了这份收入,家里能宽裕不少,谁会跟钱过不去?

再说了,教别人技术,自己也能加深理解,是好事。”

尹祥平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说,只是提醒他别熬太晚。

第二天晚上,合作社的社员大会在王建安家老屋的院坝里召开。

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了人,院子里坐得满满当当。

王建安先把技术员合作的想法和合同的主要内容详细说了一遍。

果然,如同尹祥平所料,

有人兴奋,觉得这是好事,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也有人迟疑,担心耽误自家地里的活。

还有人小声嘀咕,觉得王建安是想用钱使唤人。

王建安耐心地等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这个事情,不强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