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虫害也有积累的风险。
趁机休耕一段时间,给土地“放个假”,进行彻底的消毒和地力恢复,对下一季作物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当然今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棚鲜生公司在蓉城国营批发市场长期摊位许可证,要等到农历二月以后,在这之前,大批量的蔬菜卖不出去。
社员们忙累了一整个冬天,趁着这需求不旺的档口,让大家喘口气,陪陪家人,整顿一下生产工具,也为接下来更繁忙的生产季节做好准备。
所以,看似中断了近一个月的市场供应,少赚了点钱,实际上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道理,王建安就没必要跟所有社员解释得那么透彻。
作为带头人,他把握好大方向就行了。
王建安深深吸了口气,转身钻回大棚里,继续检查着大棚的情况。
旁边的育苗棚里,小刘技术员正小心地给一株株番茄苗挂上写着编号的小纸牌。
日子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
小刘技术员很快融入了李家沟的生活,白天泡在试验棚里记录数据,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整理笔记。
不时拿着本子追着王建安问这问那,对王建安那些来自实践的“土经验”佩服不已。
王建安也乐得有个专业的人交流,两人常常蹲在地头,一聊就是半晌。
一个说田间观察,一个讲理论依据,倒是碰撞出不少火花。
小刘甚至把王建安的一些做法,比如利用烟叶水、辣椒水防治蚜虫的土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说回去要整理成案例报告。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黄瓜苗和番茄苗也完成了定植。
尹祥平的二哥也开着拖拉机来拉了好几天的黄瓜苗回去定植。
王建安也跟着过去指导他们定植之后的施肥,保温保湿等事项。
时间一晃就到了四月中旬。
那些试验苗也长得非常好。
那黄瓜苗,茎秆粗壮,叶片厚绿,抗病性明显比普通品种强,几乎没见白粉病的影子,黄瓜已经吊在藤上了。
番茄更是不得了,花序坐果率奇高,一个个小番茄疙瘩挤挤挨挨,看着就让人欢喜。
“建安哥,照这个长势,黄瓜起码能比普通品种早上市十天,产量估计能高三成不止!”小刘拿着测量数据,兴奋得脸发红,“番茄这坐果能力,太吓人了,就是得赶紧疏果,不然营养跟不上,果型长不大。”
这批黄瓜和番茄确实很不错,比其他大棚的晚育苗了一个星期,现在长势基本一致。
不过其他大棚的都是平时用的普通种子。
王建安估算了一下产量,和从山东带回来的种子相比,农科院的这批种子产量要低大约一成。
但是也有优点:早熟。
生长时间比山东那批种子快了一个星期。
春季的蔬菜,就是赶时间,哪家先上市,哪家就能赚大钱。
随后王建安安排了合作社里最细心的几个妇女,专门负责给试验棚的番茄疏果,只留那些果型周正、位置好的。
这天下午,王建安正带着家人和小刘在试验棚里采摘第一批黄瓜,张泽安领着一个人匆匆走了过来。
是河对面1大队3小队的小队长,姓赵。
“建安,忙着呢?”张泽安招呼道,“河对面的老赵,来找你取取经。”
赵队长脸上带着些局促的笑,掏出烟递给王建安和小刘,开门见山的说道:
“建安,打扰了,我们队上的人也想搞大棚种蔬菜,想请你去给我们指点指点,看看我们那地得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