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种了半亩黄瓜和半亩番茄。
这五户的收入算下来也有11000多块,虽然比前面种一亩黄瓜的少些,但在农村人眼里,这已经是顶破天的富贵了。
最后所有的目光,带着复杂的情绪,都落在了角落里瘦小的刘寡妇身上。
刘寡妇怯生生地站起来:“我就半亩地,黄瓜摘了2500斤。”
说完她有点脸热,在这个“万元户”扎堆的地方,她的五千五显得格外单薄和刺眼。
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这半亩地,不知道顶她过去种地多少年了。
“刘家妹子,别泄气,”张春城带着一种“万元户”的豪气,“明年跟着建安好好搞,照样是万元户!”
至此,那十一户种植户的家底全亮了出来。
最低的刘寡妇5500块,最高的张春城近20000块。
除了劳力实在单薄的刘寡妇,其余十户,清一色的“万元户”。
那些没种大棚的,眼珠子都快瞪出眼眶了,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
众人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震惊和羡慕,整个身子因为激动微微的颤抖。
“安静,安静!”张泽安扯着嗓子吼了好几声,脸都涨红了才勉强压下这沸腾的声浪,“建安,该你了!”
刷!所有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王建安身上。
王建安神色平静,慢悠悠地喝了口热茶。
“先说黄瓜。我家一共种了四亩,用的是三哥带回来的鲁黄瓜三号良种,亩产嘛,平均下来,算9000斤吧。”
“9000一亩?!”张春城刚坐下,又“腾”地弹了起来。
都知道王建安的大棚产量比他们这些人高,但具体高多少一直都是个未知数,现在终于了有具体的数据了。
院子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砸懵了。
王建安继续说着收入:“四亩地,总共卖了大概36000斤,共计差不多79200块钱。”
79200,接近80000块,这还只是4亩黄瓜的产值。
刚才张春城那20000块带来的震撼,此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再说番茄,种了两亩,也是良种,亩产按9000算。两亩,18000斤,卖了36000块。”
“辣椒,种了一亩。这个产量稍微低点,亩产6000斤。收购价平均2块1。一共卖了12600块。”
“西葫芦,种了一亩。这玩意儿产量高,亩产10000多斤。不过价钱就便宜多了,平均1块2一斤,一共卖了12000块。”
一些人还在掰着手指计算着王建安买了多少钱,王建安没有停,拿出本子看着上面的数据继续说道:
“这些只是主菜。每亩大棚我还套种了叶子菜和小菜苗,另外还有两个大棚专门种菜苗卖。”
“套种的小白菜,收了3214斤,当时收的3毛1斤,卖了964块2。
生菜,2237斤,当时收的1块1斤,卖了2237块。
空心菜,3318斤,当时收的1毛1斤,卖了2322块6。
这三样,一共卖了5523块8,就按5500块算。”
这三样是最开始收获的菜,都卖到了雁县和甜城,价格比较低。
听到这三样菜价的人有些没在意,特别是刚晋升为“万元户”的张春城几人。
三个大棚三种菜才5000多块,还不如半亩黄瓜。
有几人听了则是眼睛冒光,这几个套种的菜可是相当于白送的钱。
在不影响黄瓜产量和不额外增加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