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灰烬余韵(3 / 4)

但要注意,这些人背景复杂,与朝中多位大臣都有私下往来。”

赵明烛接过名单,目光一扫,面色微变:“连宰相府上的人都...”

墨娘子点头:“正因如此,才更加难查。这些中间人表面身份光鲜,可能是某官员的远亲,或是某商行的掌柜,暗地里却为‘影匠行’牵线搭桥。”

陈砚秋问道:“可知他们通常如何接生意?”

“据说有一套特殊的暗号和交接方式,”墨娘子道,“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书铺、画店留下标记,自有专人接收指令。报酬也多以古董、字画等不易追踪的形式支付。”

天色渐明,皇城司一夜无眠。赵明烛命人继续追查各项线索,自己则与陈砚秋稍作休息。

午后,薛冰蟾兴冲冲地来到皇城司,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

“我找到了!”她激动地翻开笔记,“你看这个图案——”

笔记上绘着一个复杂图案,虽与令牌纹样不尽相同,但核心元素极为相似。

“这是我在川蜀书院时抄录的《古篆异闻录》中的一页,”薛冰蟾解释道,“书中说这种符号组合源自‘清河学派’,那是一个兴起于前朝末期的学派,融合儒法,强调秩序与掌控,曾在真宗朝盛极一时,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而逐渐式微。”

“清河学派...”陈砚秋沉吟道,“我似乎在哪份档案中见过这个名称...”

他闭目凝神,记忆如书页般翻动。忽然,他睁开眼睛:“我想起来了!在崇文院那份被销毁的档案目录中,有一卷《景佑科举争议录》,其中提到几位考官被弹劾与‘清河余孽’往来过密!”

赵明烛神色凝重:“如此说来,这清河学派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转入了地下?”

薛冰蟾点头:“极有可能。书中提到,该学派信徒坚信通过掌控文脉科举,可以‘导正世风,重塑秩序’。他们可能一直在暗中活动,渗透科举体系。”

陈砚秋忽然道:“若真如此,那韩似道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他掌控科举三十载,若是清河学派的人...”

“或许不是普通成员,”赵明烛接口,“而是核心领袖之一。”

三人正讨论间,崔月隐匆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琉璃小瓶,内有少许发光粉末。

“大人,我在重新检验火场残留时,有了新发现。”崔月隐将小瓶呈上,“这是一种特殊的荧光粉,通常用于秘密标记。我在几处未被完全烧毁的档案页边缘发现了这种粉末。”

“这意味着什么?”赵明烛问道。

“意味着有人事先在这些档案上做了标记,”陈砚秋恍然大悟,“所以纵火者能精准找到需要销毁的档案,而不必翻查全部!”

赵明烛一拳捶在案上:“果然有内应!”

崔月隐点头:“正是如此。这种荧光粉需在特定光线下方能看见,纵火者很可能携带了特制的灯盏,用以识别标记。”

调查似乎有了新的方向,但对手的反制也随之而来。

傍晚时分,一名皇城司暗探浑身是血地被抬回值房。他是在追踪一条关于“金火堂”的线索时遭遇伏击的,对方出手狠辣,明显是要取他性命。

“他们...知道我们在查...”暗探断断续续地说,“我刚到金火堂附近,就有一伙人围了上来...身手极好...不像普通打手...”

赵明烛面色阴沉如水。对手的反应如此迅速和激烈,说明他们确实触及了要害。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天夜里,赵明烛接到宫中传来的密信——官家对他的“过度追查”表示“关切”,暗示他应当适可而止,以“朝局稳定为重”。

“连官家都受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