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勒痕疑云(1 / 4)

王敬家破败的院落里,空气仿佛凝固了。开封府衙役们垂手肃立,大气不敢出。皇城司的察子们则面色冷峻,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试图从这绝望的死寂中抠出一点生机。

崔月隐的初步判断像一块冰,砸在赵明烛和陈砚秋的心头——谋杀!伪装自缢!

手段专业,时机歹毒。

“子时到丑时……”赵明烛重复着这个死亡时间区间,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正是我等在司内与邓文原那干人周旋之时!好算计!当真是好算计!”

这绝非巧合。对手对他们动向的把握,精准得令人胆寒。这背后,定然有一只甚至数只眼睛,在暗处死死地盯着皇城司,盯着他赵明烛和陈砚秋!

“查!”赵明烛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压出来,带着血腥气,“给老子查!这院里院外,一寸土一寸砖地翻!邻居、更夫、夜香郎,一个不漏地问!昨夜听到任何动静、看到任何可疑人等的,重重有赏!隐瞒不报者,以同谋论处!”

皇城司的机器再次轰然启动,效率惊人。察子们分成数队,一队严密搜查王敬的屋舍和院落,寻找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另一队则分散开来,叩响左邻右舍的门扉,进行细致的询访。

陈砚秋则蹲在尸体旁,再次仔细审视那封“遗书”。黄麻纸粗糙,墨迹略显涣散。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其夹起,对着窗外透进来的光仔细观看。

“赵兄,你来看。”陈砚秋指着落款处的日期,“这‘初五’二字,墨色浓稠度与正文略有差异,笔锋也似乎更稳一些。不细看极难察觉。”

赵明烛凑近观察,果然如此。正文字迹潦草,透着股绝望下的慌乱,而日期却写得相对平稳。“像是后来添上去的!”他立刻反应过来,“凶手逼他写下遗书内容,却可能在匆忙间忘了让他写上日期,或是原日期不对,事后才补上!又或者……这遗书根本就是早就准备好的模板!”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几乎可以断定遗书系伪造!

“小心收好。”赵明烛对身旁的察子吩咐,“这将是重要证物!”

另一边,崔月隐的验尸工作更加深入细致。他让助手记录,自己口述验状:“死者男性,年约六旬,体态消瘦……颈部索沟一道,呈暗紫色,斜向耳后上方提空,符合缢吊特征。然索沟于颈后部位,可见一细微平行浅压痕,色略深,触之质硬,疑为硬物抵压所致……口腔内壁及舌根有轻微破损及淤血,符合曾被异物强行塞口……”

他小心翼翼地用湿布擦拭死者指甲,将那些灰白色的粉末和麻线纤维一一取出,分别用油纸包好,标注清楚。

“石粉……麻线……”陈砚秋沉吟道,“王敬一个退役老吏,家中何以会有此类物件?又为何会嵌在指甲中?莫非是与凶手搏斗挣扎时,从对方身上或现场环境中抓挠所致?”

“极有可能!”赵明烛眼中寒光一闪,“搜索时格外注意此类物料!”

就在这时,负责搜查屋舍的察子有了发现。他们在王敬卧榻的草席底下,摸到了一个硬物——是一块半掌大小、边缘粗糙的灰白色石板,像是从什么地方敲下来的碎片,表面还沾着些许类似的石粉。而在柴房角落的柴堆深处,发现了一小截断裂的、质地粗糙的麻绳,与死者指甲中的麻线纤维极为相似。

“石板?麻绳?”赵明烛拿起那石块,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麻绳,“这些东西,不像他家中常用之物。”他目光扫过破旧的屋舍,“更像是……从某个外部环境带来的!”

陈砚秋接过石块,仔细观看,又用手指捻起一点上面的粉末:“这石质……似乎与指甲中的粉末相同。崔太医,您看?”

崔月隐对比了一下,点头道:“色泽、质地,极为相似。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