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如此爽快,左德顺终于松了一口气。
两人又聊了聊店里其他山货、竹编的销售情况。
李向阳没有细问具体数字,既然左德顺已经有了“怕他反悔”的心思,汇报销售情况时,自然会有所保留,不会往太好了说。
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明白的。
送走左德顺,站在清爽不少的院坝里,李向阳又不由地想起了那场洪水:
运到城里的竹子还不到两百万斤,距离他建造三个“诺亚方舟”的计划,还差得多。
三个村子的竹子收购已经告一段落,后山近处的竹园也都砍得差不多了。想要再收,就得在其他地方琢磨了。
是按照当下这个量,还是继续再花钱收,他犹豫了……
钱是一方面,按之前的单价,再收一百二十万斤湿竹子,少说也得再砸进去两万五千块钱。
最关键的是,最近他闲下来,自己做了更细致的计算。
一个长宽各一百米的平台,挤一挤,是能站上三万人的。
那三个平台就能容纳九万人……整个秦巴县城,到时候需要救助的人,有这么多吗?
这个念头让他一度想就此打住。
可转念一想,万一呢?万一水势远超预期,聚集的人比想象中多呢?
深吸了一口气,他最终更改了计划:再收二十万斤!让湿竹子的总数凑够两百万斤这个整数。
至于最终扎成多大的筏子,是弄三个大平台,还是多弄几个中小型的灵活调配,等竹子全部到位了,再根据实际情况定夺也不迟。
随后,他找到了因为帮忙组织放排而暂住在大哥家里的张自礼。
“自礼哥,还是竹子的事。”李向阳开门见山,“虽然放进城了一百多万斤,但还是不够,所以我想着从竹园村那边再收个二十万斤!”
“这么多?”张自礼想了想道,“我听向东说过,你要帮一个老板收竹子,收了人家一千块钱的定金……”
随后,他又道:“这对竹园村肯定是个好事情,我们离月河近,放排也方便。就是……那点定金,万一人家不要了,不就砸你手里了?”
“没事!城里的情况我也摸清楚了,三块五到四块钱一百斤,好卖得很!退一步说,就算零售卖不完,送到造纸厂,也亏不了!”他解释道。
“行!既然你有主意,需要我做啥,你直接安排就行!”张自礼当即表态。
“我的意思是……后面还用的着这些放排的师傅,这事就不对外声张了,先紧着你和他们内部消化,你明早走之前,我给你拿四千二……”
事情谈妥,李向阳彻底松了口气。
这下,不但救灾最麻烦的材料凑够了,扎竹排的人,也基本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