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9月11日。
俄属保加利亚地区的佩鲁什蒂察小镇。
黎明前的寒意还未散去,晨雾笼罩着这个坐落在巴尔干山脉的小镇。教堂的钟声突然急促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起来!都起来!为了自由!为了保加利亚!”一个年轻人挥舞着一面奇怪的旗帜——上面既有保加利亚的狮子纹章,又有奥斯曼的新月标志。
这就是后来震惊整个欧洲的佩鲁什蒂察起义的开始。
事实上,第二次近东战争之后,俄国获得了大部分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保加利亚地区。本来,战前俄国人跟保加利亚的贵族、教士阶层商量得好好的,允许他们成立一个保加利亚公国,大公由俄国皇室成员担任。可是战争一结束,俄国人就翻脸不认账了。
“骗子!都是骗子!”保加利亚贵族彼得·贝隆在被捕前愤怒地喊道。他是第一批被俄国人逮捕的“闹事者”之一。
保加利亚人虽然心里有怨气,但起初也就忍了。毕竟都是斯拉夫人,都信东正教,再惨也不能惨过奥斯曼时期吧?
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为了在下一次对奥斯曼战争中保证大军通行与后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强征保加利亚人修建铁路。由于上次战争俄国只获得了土地,赔款少得可怜,加上俄国经济本就不景气,于是开始疯狂压榨保加利亚地区。
“听着,保加利亚狗!”俄国税务官伊万诺夫对着跪在地上的农民吼道,“今年的税率提高到收成的百分之六十!”
“大人,去年已经是百分之五十了...”一个老农民颤巍巍地说。
“闭嘴!这是沙皇陛下的命令!”
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保加利亚人缴纳的哈拉奇税(人头税)和什一税加起来也不过百分之三十左右。而现在,俄国人不仅征收高额的农业税,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道路税、桥梁税、教堂维护税、军队驻扎税...
更可怕的是劳役。每个成年男子每年必须为帝国服劳役七十天,主要是修建铁路和军事要塞。在奥斯曼时期,这个数字是二十天。
“我的三个儿子都死在铁路工地上了。”佩鲁什蒂察的铁匠斯托扬诺夫咬牙切齿地说,“俄国人把我们当牲口使唤!”
土地强征更是家常便饭。俄国贵族们像秃鹫一样扑向保加利亚的肥沃土地,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拒绝的下场只有一个——西伯利亚。
所以,在战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俄属保加利亚地区就开始爆发各种起义和游击战。1871年的保加利亚大起义更是席卷全境,直到俄军调集了八万大军,用最残酷的手段才将其镇压下去。
“他们杀了我的父亲、丈夫和两个儿子。”一位寡妇在起义集会上哭诉,“就因为他们参加了游行!”
1871年保加利亚大起义被镇压后,幸存的游击队退入巴尔干山脉和南部的罗多彼山脉继续抵抗。俄国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山区难以控制,就让这些“土匪”自生自灭吧。
但谁也没想到,1876年9月11日这天,佩鲁什蒂察爆发的起义竟然打出了“回归奥斯曼帝国”的口号。
“兄弟们!”起义领袖赫里斯托·博特夫站在镇中心的广场上大声演说,“俄国人欺骗了我们!他们比土耳其人还要残暴!至少在奥斯曼统治下,我们还能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和一部分自治权!”
“对!”人群中有人喊道,“土耳其人至少让我们选举自己的村长!”
“土耳其人的税也没这么重!”
“我宁愿给苏丹交税,也不愿给沙皇当奴隶!”
起义者很快占领了佩鲁什蒂察,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