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12月初,欧洲的战火终于暂时平息。然而,这场席卷中欧的战争虽然实现了停火,但各方围绕最终和平条约的谈判却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直到1874年初,谈判桌上依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弗朗茨也不打算再拖下去了,这场战争再打下去对奥地利的用处也不大了,停火但不影响军火的运输,他在这段时间向北日德兰半岛运送了足够的火炮和弹药。
历史上有好几次停火实际上就是为了下一次大战做准备,就比如在拿破仑战争时候,1813年6月在吕岑和包岑战役后,各方签署了普莱斯维茨停战协定。这个停战协定从6月持续到8月,给了各方喘息和重新集结的时间。后面就发生了莱比锡战役。
事实上,拿破仑三世也有这个想法来着,维也纳给的条件太过苛刻,要求赔款10亿金法郎什么的,这就是四千万英镑的巨款啊,还有其他对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的领土苛刻条件,甚至想要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菲英岛。
而且凭什么?他们又不算输,法军还占领着一些普鲁士鲁尔区的土地,北日德兰半岛的土地大部分也是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占据着。
1874年1月15日,北日德兰半岛的腓特烈西亚战役爆发,历时一星期,普鲁士20万军队,加上奥地利的炮兵部队辅助部队攻陷了腓特烈西亚,而与此同时,奥地利的部队又向北继续攻击,基本上收复了北日德兰半岛的所有领土。
而法国呢,不是拿破仑三世不想帮忙,实在是无能为力。
被自己副官质疑的第七军团的菲利克斯·杜埃将军倒是没叛变,但是第九军团的莫罗将军却叛变了。亮出来自己的正统派狼人身份。
当第九军团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时,莫罗将军却下令部队调转枪口,向枫丹白露进军。
“士兵们!”莫罗骑在马上,对着集结的部队高声说道,“拿破仑三世已经把法兰西带到了毁灭的边缘!是时候结束这个篡位者的统治,让波旁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回到王座上了!”
早已被莫罗收买的军官们纷纷响应,士兵们在困惑中被裹挟着加入了叛乱。同时当地的国民自卫军现在基本上都是立法团革命政府的军队了。
本来在枫丹白露准备向巴黎挺进,联合第九军团一同镇压叛乱的第十二军团被击溃,军团长阿尔贝将军负伤被俘。这场应该轻松平定的叛乱出乎了拿破仑三世的预料。
所以,在拿破仑三世无法提供任何助力之后,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不得不单独面对普奥联军的压力。斯德哥尔摩和哥本哈根的决策者们意识到,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经过痛苦的权衡,他们终于决定接受议和条件。
战争于1874年2月27日正式结束,历时2年9个月4天这场战争造成了双方合计总死亡人数约150万人,法国-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死亡85万,普鲁士王国,死亡75万。这还不包括数百万伤残士兵和因战争导致的平民伤亡。
普鲁士的工业心脏鲁尔区在法军占领期间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工厂被夷为平地,矿井被水淹没。北德意志的几个小邦国更是被战争蹂躏得面目全非,不伦瑞克、奥尔登堡等地几乎被洗劫一空。法国东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香槟地区的兰斯、特鲁瓦以及第二大工业城市里昂等重要城市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无数村庄被焚毁,大片农田被践踏。
根据战后各国的统计,这场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金法郎,约合4亿英镑。
...
拿破仑三世原本以为,只要对外签署和约,就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国内的叛乱。
这个想法应当是没错的,但是他有些低估了在巴黎人的爱国决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