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内政部大楼。
灰色的石质建筑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大理石台阶上,络绎不绝的人群进进出出,脚步声在回廊里回响。走廊里弥漫着墨水和纸张的味道,混杂着从窗外飘来的咖啡香气。
一位二级科员抱着厚厚的文件夹,侧身避开迎面而来的同事们。他们大多面色凝重,夹着各色文书匆匆而过。有人在低声交谈,话语中透着紧张和不安。自从四个月前皇帝陛下的反贪令颁布以来,整个内政部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运转着。
前台接待处早已排起了长队。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官员们,此刻都低着头,手里攥着写满字迹的纸张。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奇特的氛围——羞愧、恐惧,还有一丝解脱。
“我对不起皇帝陛下,我对不起帝国。呜呜呜呜。”一位穿着体面但已经皱巴巴的年轻人声泪俱下地痛苦地先是忏悔着自己蒙受皇帝多少大恩,但是自己内心的黑暗笼罩了自己,背叛了帝国的信任,辜负了家族的荣誉。他的声音越来越高,手势越来越夸张,总之,不太像自首,倒是像是去教堂忏悔的人。
而他对面的那名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眼中布满血丝,听到这番表演式的忏悔,终于有些不耐烦了。他用笔尖敲了敲面前的玻璃隔板,发出清脆的响声:“先生,我们这里是内政部,您来这里是自首的。如果您要忏悔,往东走480米左拐,就有教堂。”
工作人员的声音虽然疲惫,但仍然保持着职业的冷静:“请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可以吗?如果您还想换取减轻处罚的话。”
那名年轻人回头看了看后面怒目而视、等了很长时间还在排队的其他来自首的公职人员。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抱怨他浪费时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官员甚至直接说道:“年轻人,我们都在这里等着呢,你这样下去天黑都轮不到我们。”面对众人的压力,这位年轻人终于止住了自己的表演,开始老实交代自己的贪污和用权力谋私的具体情况。
弗朗茨的反贪行动最初只是针对国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但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公务员体系。多年来被视为“潜规则”的灰色收入,突然间成了烫手山芋。那些习以为常的“小恩小惠”,如今都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或大或小。
皇帝陛下推行的举报奖励制度确实收效显著——举报人可获得追缴赃款的20%,这个诱人的数字让许多人动了心思。然而事情很快就失控了。办公室里开始流传各种流言蜚语,同事之间相互猜疑,甚至出现了为了奖金而编造罪名的情况。调查人员疲于奔命,却发现大量举报都是空穴来风。
内政大臣巴赫男爵很快就出台了新政策主动自首者,可以减轻处罚——罚金减半,刑期缩短,最重要的是,可以保住爵位和家族荣誉。这最后一条对贵族出身的官员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失去官职可以东山再起,但失去爵位,那是整个家族的耻辱。
另外,弗朗茨制定的策略太过粗暴,他又结合政绩、受贿数额、官职高低制定了一个新的处理方案,并得到了弗朗茨的肯定。
自首的队伍越来越长。有些人在深夜悄悄来到内政部,有些人则选择在清晨第一个到达。他们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生怕被熟人撞见,有的还带着头罩或者假面。讽刺的是,在自首的队伍里,他们常常会遇到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好友”。
内政部的工作人员们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自首流程:登记、陈述、核实、定罪、处罚。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墙上贴着醒目的告示,上面详细列明了各种贪腐行为对应的处罚标准,以及自首后的减免条款。
随着自首人数的增加,今年1872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