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拿走完整的伊庇鲁斯地区,却不知道那里除了希腊人之外,还有大量说着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这些人家族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彼此通婚,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血缘与利益网络。教堂与清真寺相邻而立,市场上各种语言此起彼伏,这才是真实的巴尔干现状。
最终,奥地利连南伊庇鲁斯地区也没给希腊王国,这是对他们顽固坚持“合法性”的惩罚。既然如此,弗朗茨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帝国施工队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修建了几条单向铁路,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不仅仅是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凡是无法迅速融入奥地利统治的民众,统统打包送往希腊边境。
这是一项庞大而残酷的人口工程,这是为未来的统治扫清障碍。
历史将如何评判这一决定?谁也不知道,不过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弗朗茨坚信,这是帝国长治久安的必要之举。混乱的民族格局带来的只会是无尽的冲突和叛乱。
而且,想想二战后的大规模民族迁徙政策,到底有多少德意志人死在迁徙途中呢?弱肉强食啊,这个世界真残酷。
皇帝的思绪被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
“陛下,埃尔高姆特将军求见。”侍从官在门外轻声禀报。
弗朗茨回到座位:“请他进来。”
弗里德里希·冯·埃尔高姆特将军大步走入办公室。这位身材高大的将军曾在近东战争中指挥过重要战役,现在负责协调巴尔干地区的军事与民政事务。他的制服上沾满了旅途的尘土,显然是急匆匆赶回来。
“陛下。”埃尔高姆特行了个军礼,“我带来了巴尔干地区最新的报告。”
弗朗茨示意他坐下:“说吧,具体情况如何?”
将军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人口迁移工作进展顺利,但比预期的要复杂。截至上周,我们已经迁出约45万人,主要是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抵抗情况呢?”
“零星的骚乱,但没有组织性的抵抗。”埃尔高姆特回答,“大部分人在看到军队的武力展示后选择了顺从。那些试图对抗的人...已经被妥善处理了。”
弗朗茨点点头,没有追问“妥善处理“的具体含义。有些细节,皇帝宁愿不知道。
“移民计划的准备工作呢?”
“第一批德意志和波希米亚移民已经在路上了,”埃尔高姆特翻开报告的另一页,“同时,我们开始分配土地给参战的军官和士兵,作为军功奖励。这项政策的反响非常积极。”
“很好。”弗朗茨满意地说,“确保土地分配公平合理,特别关照那些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人。我们需要这些人成为帝国在巴尔干的忠实支持者。士兵的家人们也要去做一下工作,最好一并过去。”
埃尔高姆特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是否该提出某个问题:“陛下,有一件事...关于人口筛选的标准。”
“说吧。”
“目前我们主要根据语言、宗教和自我认同来区分民族,但这在巴尔干地区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家庭混合了多种血统,有些人为了留下来甚至开始声称自己有德意志血统。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标准。”
弗朗茨思考片刻:“保留那些真正愿意融入帝国的人,特别是那些已经掌握德语,或者愿意立即学习帝国语的人。同时,鼓励军官和官员与当地女性通婚,加速同化进程。”
“遵命,陛下。”埃尔高姆特起身告辞,“我会立即将您的指示传达给各地区负责人。“
...
在小城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