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奥地利特使许布纳男爵轻描淡写说的一句话,“您事实上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丹麦的议会跟国王不得不签署了“哥本哈根协定”。
该协议主要内容为:1.丹麦王国承认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且战争的发动者实际上是丹麦议会,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丹麦议会立刻解散,执政党民族自由党解散。
2.丹麦王国需要割让石勒苏益格公国、荷尔施泰因公国、劳恩堡公国、日德兰半岛、冰岛、格陵兰岛、法罗群岛给普奥汉三国。
3.丹麦所割让领土中的丹麦裔居民,可以在签约国批准条约的六年之内,加入丹麦国籍、带着个人财产与家人移居丹麦,并保留在公国的不动产。
4.赔款,赔款以英镑计算约为483万英镑(战前丹麦财政收入约为147万英镑),分十年还清,其中普鲁士分得30%、奥地利分得60%、汉诺威分得10%。以黄金储备、英国银行提供过渡性贷款、国民债券等方式支付。
5.丹麦王国军事力量受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5000人,海军不得超过10艘小型巡逻舰,且排水量均不得超过800吨。禁止拥有任何要塞炮、重型火炮。哥本哈根周围40公里范围内禁止修建任何军事设施。
....
根据这项协定,丹麦王国损失了76%的领土(不计算格陵兰岛跟冰岛),损失了65.4%约170万的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丹麦裔被割让,丹麦王国从一个中等强国跌落为小国。
随后奥地利跟普鲁士王国协商,领土方面,奥地利获得格陵兰岛、冰岛、荷尔施泰因公国,汉诺威王国获得劳恩堡公国,普鲁士王国获得石勒苏益格公国跟日德兰半岛北部(石勒苏益格公国传统上被认为是日德兰半岛南部)、
随后,奥地利将荷尔施泰因公国以15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汉诺威王国,分10年还清,并且,汉诺威王国许诺在跟奥地利的贸易条约到期之后重新修订并续约15年。
事实上,这项条约在奥地利政府的内阁成员里面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奥地利的内阁会议室。
“荒谬至极!”警务大臣卡尔·梅切里·德·索尔男爵将这份文件甩到桌上,脸色涨红,“我们获得了什么?冰岛——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一片连地图上都没有完全绘制出的荒原!而普鲁士人拿走了富饶的石勒苏益格和日德兰半岛北部!”
“呃,事实上,那里也不算富饶,以农业为主。”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小声地反驳了一下,不过看到索尔男爵恶狠狠的眼神之后,就缩了回去。
与会的十几位内阁成员中,明显形成了两派意见。警务大臣索尔男爵的愤怒显然得到了几位大臣的认同,他们点头附和,交换着赞同的眼神。
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保持着外交官特有的克制,但语气也加重了,“索尔男爵,请您保持冷静,战争的结果并非由我们单方面决定。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比较多的兵力,他们自然会要求相应的补偿。”
“补偿?”索尔男爵讥讽地重复道,“那为什么不给他们冰岛,让他们去享受北极的严寒?我们的士兵在石勒苏益格也流了血!我们的舰队做的比普鲁士人强得多,没有我们,丹麦人不可能这么快屈服。他们拿走了肥肉,给我们留下骨头!”
“我必须告诉你,弗朗茨陛下已经原则上同意了这份方案。”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搬出了皇帝的名号来,“许布纳男爵事实上做的很好,他在谈判桌上为帝国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提到皇帝的名字,索尔男爵的气势明显弱了几分,挺直的肩膀松懈下来:“那、我要向陛下请求一次私人觐见,直接汇报我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