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偷运(1 / 4)

月光被厚重的乌云死死遮蔽,加尔维斯顿湾宛如一片化不开的浓墨。三月的海风裹挟着腥咸的水汽,肆无忌惮地在漆黑的海面上游走。距离海岸线约莫三海里处,两个庞大的黑影正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向岸边滑行。

其中最前面那艘风帆蒸汽动力护卫舰,是一艘壮观的三桅帆船,整整六层甲板直插云霄。舰体两侧用醒目的油漆写着“SMSNovara”的名字。任何经常翻阅早报、关注世界新闻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可是奥地利帝国海军的一艘赫赫有名的军舰。

她在1857年至1859年完成了环球航行。

大概在奥撒法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亚得里亚海被封锁,就算打着环球科研航行的旗号,法国人也不可能让这艘有着42门大炮的军舰安全的返回到的里雅斯特军港。

于是,诺瓦拉号就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呆了一段时间,直到战争结束才返回奥地利帝国。

刚一返回,就被弗朗茨特意安排的记者们包围了,《世界箴言报》《改革》《美利坚公民报》等各国著名报社的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拍照、素描,毕竟手里面拿的都是沉甸甸的弗洛林啊。

反正,经过弗朗茨的一通安排,诺瓦拉号的大名基本上世界上所有国家读报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而刚刚在战场上击溃法国-撒丁联军的奥地利帝国的威望也随之节节攀升。

就在这种情况下,1860年2月28日,放假大半年进行蒸汽动力改装的诺瓦拉号联合奥地利帝国海军的卡罗琳娜号再次扬帆起航,开启新的环球航程。

这次的官方说法是要前往上次未能抵达的岛屿和港口,进行查漏补缺。奥地利帝国还特意通过官方渠道向各国打了招呼。

然而此时此刻,诺瓦拉号和卡罗琳娜号本该在傍晚时分抵达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港口,却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德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附近。

“降下船帆,准备抛锚。”站在诺瓦拉号舰桥里的舰长伯恩哈德·冯·武勒斯托夫-乌贝尔准将压低嗓音下令。在他身侧,大副约瑟夫·维斯纳正聚精会神地用望远镜搜寻着海岸线的每一寸动静。

“报告长官,暂时没有发现北方巡逻舰的踪影。”维斯纳放下望远镜,眉头微蹙,“不过这该死的天气,能见度实在太差了。”

伯恩哈德准将轻轻颔首,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能见度差也未尝不是好事,毕竟咱们船上带的东西可不太...体面啊。”

从外部望去,诺瓦拉号和卡罗琳娜号的吃水格外之深,显然载满了“科研”物资。

这个最高机密任务是伯恩哈德准将亲自从里雅斯特港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手中接下的。此刻静静躺在诺瓦拉号和卡罗琳娜号货舱深处的,是整整120门火炮、6000支洛伦茨步枪和数不清的弹药,它们都将在今晚悄然转交到德克萨斯分离主义者手中。

这次行动一旦被美国联邦政府的巡逻队查到,肯定是会引发一场外交风波的,不过弗朗茨也想好借口了,诺瓦拉号和卡罗琳娜号身为两艘科研船,随身带几门大炮和步枪防身是很符合逻辑的,毕竟上次出去环球航行遇到过不长眼的土著敢对军舰下手。

当然了,若能避免正面冲突自然最好。弗朗茨之所以敢玩这一手,关键还是看准了美国现在的虚弱。区区三千多万人口,工业基础一般,更要命的是南方一半人口蠢蠢欲动,随时可能造反。作为欧洲列强,自然要趁机强硬一点,厚颜无耻一点才是正理。

“将军阁下,我们在海面上遇到了一艘小船,船上有名身材魁梧的壮汉,他自称是德克萨斯民兵。”一名海军上尉快步走进舰桥,立正站好,向着舰长伯恩哈德·冯·武勒斯托夫-乌贝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