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之心。
……
“汪文言,还不赶快给本国公滚出来。”
率着大军的成国公朱纯臣,几近于在江南之处便是钦差大臣,虽然手中未曾握着尚方宝剑,但他这新军大都督的名头。
在江南之处跟天高皇帝远的天王老子也全然没差。
砰的一声,身旁亲卫上前将汪家的大门重重撞开。
汪家的家丁还有那些护院,哪里可能是新军的对手,几乎未做抵抗就全被拿下,这汪家的大势已去。
而另外一处的徽商吴家,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短短三日光景,江南之处两大徽商。
吴家和汪家,几乎就被抄家灭族,连同和他们牵连较深的姻亲也全都被杀红了眼的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世泽还有魏国公徐允祯一网打尽,绝不放过。
如今大明中原之处还有贼寇流窜,关外之处还有建虏后金之人屡屡侵扰,若是不斩草除根,这些人万一有朝一日跑到关外、跑到中原之处。
岂不是在给大明自找麻烦?
一心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这三位国公爷,可谓是一个比一个豁得出去。
谁也不敢玩忽职守。
旁边的监军太监王德化可不是瞎子,会把他们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记录在案,日后到了京城,全都要交到宫里面去。
那可是会影响仕途的。
江南之处,徽商被解决,东林书院被封。
东林党只剩下小猫两三只,要么在那桑野之间躲藏,要么便是被关入了江南之处的大牢,要么便也是投靠到了新军这一边。
无非也就是这三条路子而已。
《大明日报》也是在这段时间借着徽商还有这些东林党官员的银钱,顺势开遍了江南南北,苏州府、无锡、浙江还有几乎大半南方,全都是有了《大明日报》的身影。
同时,一个个报童再次上街。
过了一月之后,口中继续吆喝着:“误国误民,险恶东林。”
“如此毒瘤国之大害,今日天下白。”
“雄鸡一叫天下白,我大明重新醒来了。日后百姓安居乐业,社稷安稳万宁。东林党派彻底解散,我大明百姓终于吐出一口恶气。”
“太祖皇帝来了,青天来了,我大明的盛世将至。”
报童们在大街小巷不断叫喊穿梭。
他们可有着如今风头正盛的《大明日报》还有京营新军的背书,所以无人敢得罪,那些地方的小帮小派更是大老远便绕了开来。
若只是这些口头上的宣扬口号,或许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响。
可随着江南之处被平定,本就在京营新军前来江南之后过了近半月光景,在京城之处早早出发的工部官员,将工部保存好的第一批以及第二批的粮种。
齐齐运往江南之处。
在《大明日报》和成国公朱纯臣以及前户部尚书张凤翼他们二人为首的努力之下,原本徽商余下的底子还有基本盘,包括各种各样的上下游渠道,一一展开,很快就已是同各处的官府衙门大力配合。
使得这些粮种全都发放到了江南多个地方。
乡下的老农看着手中的粮种,听着面前村里里正的话,脸上满是震惊:“里正,你该不会是在骗咱老汉?就这么个粮食,能够亩产三千多斤?”
其他的村民们也都一一发出疑问:“这世上哪有这种粮食,你能不能别跟我们开玩笑?”
“谁跟你们开玩笑。”
这里正是官府新任命的,走的自然是朱元璋在洪武一朝早就定好的皇权下乡的国策,如今这些里正也自然是官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