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还没解决,材料供应又出了新状况。
原本答应供货的耐火材料厂突然来电话,说由于原料短缺,无法按期交货。
“什么时候能恢复供应?”沈良焦急地问道。
“至少要等两个月。”对方的回答让沈良心凉了半截。
没有关键材料,连铸机就无法正常运行,后续的试验和改进都得停止。
“看来只能想别的办法了。”沈良陷入了沉思。沈良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翻滚着各种可能性。
两个月时间,拖不起。
部里下达的时间节点摆在那里,容不得半点延误。
“小王,帮我联系一下建材厂的老刘。”沈良突然停下脚步。
老刘是沈良在炼钢厂时认识的朋友,两人关系不错。建材厂虽然不是专业做耐火材料的,但生产一些相关产品。
电话接通后,老刘的声音传来:“沈哥,听说你升官了,恭喜恭喜!”
“别提了,现在正为材料发愁呢。”沈良苦笑道,“老刘,你们厂能不能生产高温耐火砖?”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技术上应该没问题,但我们没有生产过这种规格的。而且说实话,我们的设备有些老旧。”
“没关系,我可以提供技术指导。”沈良心中有了计划,“这样,我们合作一把。你们负责生产,我负责技术改进。”
老刘犹豫了:“万一质量出问题,砸了牌子可不好。”
“相信我,绝对没问题。”沈良信心满满。
凭借前世的记忆,他清楚知道如何用现有条件生产出合格的耐火材料。
一周后,沈良来到建材厂。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按照沈良提供的配方调配原料。
“沈技术员,这个比例真的行吗?”车间主任老陈有些担心,“和我们以前的配方差别太大了。”
沈良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混合料仔细观察:“相信我,这个配方经过精心计算。”
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理论和实践毕竟不同,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质量。
第一批样品出炉了。
沈良拿着高温计测试,温度达到了预期指标。
“成功了!”老陈兴奋地拍着大腿。
但沈良却皱起了眉头。表面看起来没问题,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回到办公室,沈良立刻安排人员进行更全面的测试。
三天后,测试结果出来了。
“沈组长,强度指标完全达标,甚至超出了原有材料20%。”技术员小张激动地汇报。
沈良这才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
“组长,财务科说我们的预算快用完了。”秘书小王拿着一沓票据走进办公室。
沈良接过票据仔细查看。设备购置、人员工资、材料采购,每一笔都是必要支出。
“还剩多少?”
“不到三万块。”小王的声音很小。
三万块,在1980年算是不小的数目,但对于一个技术项目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沈良靠在椅背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资金不足,人员短缺,技术难题接连不断。这和他预想的情况完全不同。
前世当处长时,虽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至少有完善的体系支撑。现在却要从零开始,每一步都要自己蹚路。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明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疲惫:“老沈,刚从部里开会回来,有个好消息和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