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进货单他记在脑子里,账本天天清,每月稳稳赚两千以上。
杨青山脑子灵,记忆力更是惊人。
哪天进了多少瓶酱油,哪户赊了多少肥皂,他闭着眼都能报出来。
他工资也水涨船高。
周淑芬看他干得用心,每月主动加了三十块奖金。
如今他月入近百,加上店里分红,收入远超普通工人。
再加上许玲玲那家早餐摊,两口子一个月轻松干两三百块。
街坊都说,这对夫妻勤快又本分,日子过得红火是有道理的。
别说流长村,就算在余新城,他们也算顶顶体面了。
住的是新盖的砖瓦房,穿的是时兴的咔叽布衣裳,家里还有辆永久牌自行车。
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不愁。
逢年过节还能买肉割酒,走亲戚都挺得起腰杆。
周海伟听着周淑芬说要招人,眼珠子转得跟风车似的。
他跪在地上,偷偷抬眼瞄着周淑芬的身影,脑子里飞快盘算。
要是能进这店里干活,一天挣一块多,一个月就是三十多,还能顺点香烟、火柴带回家……
可下一秒,周淑芬一句话,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周家那几个崽子,一个都别想进店门。嘴脏、心黑、好吃懒做,你要是敢请他们,你自己卷铺盖滚蛋。”
杨青山立马接话:“婶子您放心!周海伟求了我十回八回,我一根手指头都没松过。”
说着还斜了周海伟一眼,眼里满是嫌弃。
他知道周淑芬最恨这种不劳而获的人,绝不能让这种货色混进店里。
村里人谁不知道,当年周淑芬被逼得差点上吊,周家兄弟一个帮都没帮?
杨青山不是傻子。
他心里有数,知道这些人一旦踏进门槛,就绝不会只看一眼这么简单。
他们眼里盯着的,是货架上的商品,是柜台里的现金。
他必须守住这道门。
周海伟趴在地上,双手死死抠着水泥地的缝隙。
“妈,我是你亲儿子!我身上流的可是你的血!你辛辛苦苦经营的铺子,不交给我这个亲生儿子,反倒全交给外人?你就不怕日后没人给你端茶倒水、养老送终吗?你就不怕我这个亲儿子寒心吗?”
“周海伟!”
周淑芬猛地转身。
“我请的是专业经理人,人家签了合同,按月拿工资,规规矩矩干活,凭本事吃饭!谁敢动我一分一毫?谁敢越雷池一步?可你们几个呢?吃我的、用我的,住我的,还嫌不够!给你一碗饭,你还想把锅都搬走!给你金子,你还想抢金库!真是贪得无厌!”
“以前你几个叔伯还念着亲戚情分,接济你们兄弟。你爹刚走那会儿,家里留下那点积蓄,本想给你们应急,可你们兄弟仨,没到一个月就挥霍一空!赌的赌,喝的喝,买烟买酒买女人!这说明啥?啊?这说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