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嬴政理都不会理。
但是,说这话的是赢辰,天幕当中的大秦皇帝,未来力挽狂澜的雄主。
单论这些,嬴政就不得不考虑赢辰的意见。
“好!”
顷刻间,嬴政猛地一拍御案,长身而起,骤然说道:“老六,既然你言隶书变小篆,有利于大秦,朕就应允你施为。”
“至于你说的印刷奇术,朕亦新生向往,你要全权负责好以隶书伟正字之事,由你主持,李斯和博士宫协理,需要尽快厘定标准,颁行天下!”
对此,嬴政充满了强烈的期待。
“你所需要之物,朕都会一应满足,而你也要拿出成功,证明这纸、这字、这印刷之术,能够为我大秦开创真正的‘文治盛世’!”
“儿臣,必定不负父皇重托!”
赢辰深深一揖,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诸夏文明的进程,会因为他的影响大大加速。
知识,开始从不再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迈向普罗大众。
当然。
嬴政的旨意下达,形成的风暴也在快速扩散到帝国的每个角落。
以隶书为正字、大规模的造纸,研制印刷术。
这三项紧要的政令,带来巨大的革新气象同事,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翌日,章台殿的朝会上。
“陛下,小篆乃是李斯与我等呕心沥血所创,上承周金,下启万世,结构严谨,法度森严,乃礼纸体现,国之颜面!”
数位皓首老者匍匐在地,声泪俱下的控诉道:“隶书源于胥吏,粗俗简陋,若以其为正,岂非自降国格,令天下士人寒心,四方蛮夷耻笑啊!”
隶书作为正字,在他们眼中绝对是不可以的。
实际上,这些人更多的想法,就是垄断‘文化’的解释权。
小篆本身是在秦国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简化,而小篆开始文字更为通俗易懂。
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辨认还是有极高难度的。
这个时期文化知识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陛下,竹简虽重,然传承千年,自有其庄重沉稳之气!”
一位博士宫的儒生,则是开口说道:“六公子所谓‘纸’,轻浮若羽,焉能承受圣人之言,帝王之诏?”
“更有那‘印刷’之说,闻所未闻,恐怕是浪费国帑。”
他不敢说妖言惑众,只是表态造纸和印刷不可行。
因为这些从实际意义上,打破了他们垄断了‘文化知识’的可能性。
大殿内。
赢辰虽然有所预料,但是没有想到嬴政支持自己的诏令,会有那么点反对声。
他没有急于辩驳,反而将目光投向了御座上的嬴政。
此时,他的好父皇怕是最为着急,也最生气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嬴政面沉如水,他扫过了殿下群臣,最终目光落在了那些痛哭流涕的老臣身上,声音冰冷:“尔等之论,朕已经知晓。”
“然,小篆之繁,延误政事;竹简之重,阻碍教化,此乃大秦实情!”
“朕一统六国天下,书同文,非为固收旧制,乃为便利天下!”
“今日有更优之法,为何不用?莫非尔等只念自身清誉不成?!”
皇帝的话语,霎时间就吓得大殿的群臣战战兢兢。
“臣等不敢!”
帝王发话支持,他们这些老臣哪里敢说些什么。
“哼,”嬴政冷哼了一声,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