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史以来,第一本官方编纂,而且系统性整理出的农业百科全书。”
“此图书在造纸术的推广下,成为大秦上下官吏的学习资料。”
“以至于昭武时代,上至丞相下至普通官吏,都对于此农书有所认知。”
‘常丰禾’的栽培成功并非孤立存在的,这离不开昭武帝大力推广的‘代田法’,此法作用确保了有效的田亩增肥。
新式曲辕犁农具、还有大秦上下掀起的兴修水利狂潮,产生了可谓是“1+1>2”的惊人效果。
土地潜力在农学士子的研究下,亦是获得了极大的开发。
“昭武帝还明确规定了,通晓农学、尤其是在‘大考’中优异者,如果愿意可以进入格物院农学司,或者地方担任‘劝农官’、‘田典’等职务!”
“看似不强制,设计上却是给了学农士子更多的丰厚资源倾斜,农家学说成为了不亚于儒、墨、法三家的重要体系,更是成为了帝国官僚选拔和行政体系重要的一部分。”
昭武时代的影响,可谓是划时代的。
天幕画面的一幕幕一闪而过,很明显昭武大秦延续了四百年的统治,离不开农业方面的推广还有进步。
而此刻,这一幕幕让人惊叹的场景,更是引发了山呼海啸的反响。
“神禾啊,昭武帝万岁,许子万岁,俺们农人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这个时代的栽培技术,实际上还没达到后世的水准。
能够活命的粮食,而且还是能够丰产的粮食,足以给农人巨大的‘震撼’。
他们见识到了,‘神农氏’的诞生。
没过多久,女主播的身影,就在昭武盛世的画卷当中,再次清晰。
“昭武帝对于农学的重视,还有制度化的设计,看成古代世界政治力量和科技创新的完美典范。”
“它告诉我们,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依靠的不仅仅是雄才大略的统治者,还有一个尊重知识、支持探索,将技术成功有效转化的制度。”
“大秦之后的时代,农学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昭武帝虽然没能够亲自的参与农学研究,但是他利用自己的权力还有划时代的远见,给‘农学’搭建好了舞台。”
此刻,女主播的话语,显得振聋发聩。
“如果不是对于基础农业、对实用科技的重视和制度性保障。”
“昭武盛世亦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仓廪之实’的奇迹,以及人口突破性的增长。”
“昭武帝对于农学的重视,不仅缔造了辉煌的昭武盛世,还打下了大秦四百年天下,最为无法撼动的厚重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