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女红(2 / 2)

男护理的春天 过客 1158 字 1天前

“盘扣绕线要紧,不然易散”等字迹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辨。

她坐在院子的石桌旁,就着晨光细细品读,时不时用指尖顺着书页上的字迹划过,仿佛在与年轻时的姨婆对话。

“学女红,先得把‘针’和‘线’的性子摸透,就像学苏绣要先懂丝线的粗细一样。”

姨婆端着刚煮好的鸡头米甜羹走来,看到她专注的模样,笑着将一个竹编针线笸箩放在石桌上。

这笸箩是姨婆出嫁时的陪嫁,竹编纹路细密规整,里面整齐码着大小不一的钢针、银针。

粗针用来缝厚布,细针用来绣细活,各色丝线缠在竹制线轴上,从正红、靛蓝到牙白、鹅黄,足足有三十多种。

还有黄铜顶针、牛角拆线刀、竹制绷架,最底层压着几块不同质地的边角布料,有棉布、真丝、麻布,是姨婆特意留着给她练手用的。

“今天咱们先学最基础的‘平针缝’,这是女红的根基,缝补衣物、拼接布料、制作香囊都离不开它。”

姨婆坐在藤椅上,拿起一块白色棉布铺在膝头,将黄铜顶针熟练地套在中指第二关节处,顶针上密密麻麻的小凹点泛着岁月的光泽。

她左手按住棉布,右手捏起一根钢针,用牙齿轻轻咬住丝线尾端,将线头抿尖后灵巧地穿过针眼,再将丝线两端对齐,绕着指尖打了个牢固的“扣眼结”。

“你看,线尾打结要紧实,不然缝到一半线会松脱。”说着,她将针从棉布背面轻轻穿出,再斜着向下扎入,拉出丝线时力度均匀,针脚间距刚好半厘米,一条平整的直线很快就出现在布面上。

徐佳莹学着姨婆的样子,笨拙地将顶针套在手上,可顶针总滑到指根,试了三次才固定好位置。

穿针时更不顺利,丝线在她指间不听使唤,要么线头分叉穿不进针眼,要么穿进去后没打结就往下拉,丝线又滑了出来。

她急得额头渗出细汗,姨婆却耐心地坐在一旁指导:“别急,用嘴唇多抿几次线头,让丝线变得顺滑挺直,穿针时眼睛盯着针眼,手别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