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抵押给了这个庞大帝国疯狂转动的战争齿轮。
处理完钢铁的问题,朱雄英的目光转向了鲁班张。
“鲁大人,这颗‘昆仑之心’还能量产吗?”
“回殿下!”鲁班张此刻精神矍铄,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他激动的一躬到底,“有了‘母机’,只要材料和人手足够,动力研究所一月便可产出一台!”
“好。”
朱雄英点了点头。
他最后看向自己的四叔朱棣。
“四叔,这支舰队将是大明最锋利的矛。但它的使命不是在港口里生锈。”
“它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朱棣缓缓的转过身,他眼中的狂热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一种饿狼锁定猎物后的平静。
“我需要一支怎样的军队才能驾驭它们?”
“一支全新的海军。”
朱雄英回答。
“他们需要懂得数学,懂得地理,懂得机械,甚至懂得星象。”
“他们既是战士也是学者。”
“从今天起,孤会在京师大学堂内增设‘大明皇家海军学院’,由孤亲自编撰教材。”
“而四叔你,”朱雄英的目光变得锐利,“将是它的第一任院长,以及未来这支无敌舰队的唯一总司令。”
朱棣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八岁的侄儿。
在对方的眼中,他看不到一丝孩童的天真。
只有如同棋手俯瞰棋盘般的冷静与淡漠。
从钢铁到工匠,从商人到军队,从技术到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他用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紧密而高效的闭环。
为了同一个目标服务。
那就是锻造眼前的这头钢铁巨兽。
许久之后,朱棣咧开嘴,露出一口森白的牙。
“好。”
“这个活我接了。”
当天下午,一道圣旨从东宫发出,以皇帝和皇太孙的名义传遍大明。
敕令,于南京龙江船厂之侧,划地十里,起造“大明皇家第一造船总厂”。
敕令,由工部尚书鲁班张总领“昆仑”引擎量产诸事。
敕令,由燕王朱棣总领海军学院及新舰队筹建诸事。
敕令,江南商会即刻起不计代价,为船厂提供足量的钢铁与物料。
旨意一下,整个大明都仿佛变成了一台轰鸣的机器,开始疯狂运转。
傍晚时分,朱元璋、朱标、朱棣和朱雄英四人,没有带任何扈从,悄然来到了龙江船厂的江边。
巨大的长江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江风猎猎,吹动着四人的衣袍。
眼前的船厂还在建造着传统的木制福船,与那模型上的钢铁巨兽相比显得如此渺小脆弱,如同孩童的玩具。
朱元璋什么都没说。
他只是走到江边,捡起一块石头,用尽全力扔向了江心。
然后他伸手指着下游一片空旷的泥泞滩涂,对着所有人也对着自己,用一种近乎于宣告的口吻说道。
“就在这里。”
“为我大明,为我朱家,立下第一根龙骨!”
“这艘船咱赐名‘定远’!”
“在它旁边再给咱起一艘!叫‘镇远’!”
“咱要让它们为我大明,威服四海,镇压一切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