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义利之辩(2 / 10)

法严和尚愣住了,还能这么解释?

    你们读书人真会玩啊,我们和尚解读佛经可没这么厉害。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所谓“我注六经”,历代大儒都是这么玩的,当年朱熹王阳明也干过,何心隐这么干也不奇怪。

    但是这和办学校有什么关系?

    何心隐说道:

    “大师,我要办的,不是让人读书参加科举的学校,而是让百姓掌握一技之长的学校。”

    何心隐掰着指头说道:“京师普通的杂工,一个月不到两银元,但能写能算的账房,一个月最少也是五个银元的收入。”

    “同样是工匠,懂得尺规作图的也能多一倍的收入。”

    “还有读书人做讼师的,能打民律官司的,也要比普通讼师倍增收入。”

    “这世上也并非读书科举这么一条路,总有人要试试其他道路,而我这个学校,就是引他们入门的。”

    “这就是有利,有了利引导,然后再通过读书明义,等生员学成后又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所以我办这个学校,自然是要收费的。”

    听到这里,法严和尚明白了何心隐的想法,这等于是传授谋生技能的学校。

    这么一说,似乎还真的可行?

    别的不说,如今楞严寺管理库房的和尚,要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