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又将实践和学术联系在一起,鼓励经学和实践的统一。
看到这里,沈一贯等人也是拍案叫绝了。
苏泽看完却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儒家的根基还是太贵族化了,高拱论述到了这里,又回到了君君臣臣的老路上去了。
如果能更进一步,将个人实践和整个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那就上升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高度,那就是更加完备的实践论了。
只可惜高拱还是有他的局限性,没有能论述到这一步。
但是也足够了。
任何理论刚刚提出来的时候,都是不完备的。
苏泽暗暗思考,如果能让高拱将孟子的“重民学派”联系起来,继续论述实践和“天下万民”的关系,那这套实践论就能更完备了。
而在报纸上刊文,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继续完备理论。
很多理论,都是通过这种论战,才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的。
高拱仅仅从经世致用出发,就能弄出这样一套理论,这已经是超过苏泽预料之外的惊喜了。
苏泽等众人看完了文章,接着夹着文章就往内阁走。
他赶到内阁的时候,众阁老正在茶歇,高拱见到苏泽,知道他是为了文章而来,于是将苏泽带到了待客的偏厅。
高拱摸着胡子,得意的向苏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