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蜂窝煤和酱油(8 / 10)

这报纸也办得好,大洲这文章,用作我泰州王学入门的正好。”

    法严和尚一言不发,因为有些话眼前的庄稼汉能说,他是万万不能说的。

    这个庄稼汉名叫何心隐,也是泰州王学的传人,在辈分上,他师从王艮的弟子颜钧,算是赵贞吉的同门师侄。

    同样是王艮弟子,颜钧这一脉的主张比赵贞吉更加激进。

    颜均继承了王艮学术中的平民属性,将王艮的“大成学”衍化为自己的“大中学”。

    所谓“大中学”即其所谓“大学中庸”之学。

    颜钧的“大中学”宣传“急救人心”的道德救世思想,大中学是平民儒学重在如何“做人”、“救世”。

    所以颜钧这一派,比起其他学派更加强调入世。

    颜钧就曾经参加过第一次灵济宫大会,那一次讲学颜钧通过讲学名扬天下。

    这之后,颜钧更是经常对朝廷发出议论,甚至也和海瑞一样上书骂过皇帝。

    颜钧在嘉靖四十五年被捕下狱。

    老师就这么猛,何心隐就更猛了。

    何心隐,本名梁汝元,在学习了泰州学派后,返回家中创办聚和堂,也就是乌托邦的互助会实践。

    嘉靖四十年,梁汝元北上京城参加倒严运动,因受到严嵩追杀,化名“何心隐”。

    严嵩倒台后,何心隐干脆以此为名,四处讲学,在民间也很有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