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很多有志于科举的监生,都不愿意去国子监坐监读书,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乡的书院就读。
国子监中的学生良莠不齐,还有一些富商会为了虚荣心给子弟购买监生资格,所以国子监中聚集了大量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这些人考学不行,但又觉得自己是国子监生,是天子门生,所以也是在野舆论重要力量。
科道言官最喜欢的就是发动监生中的“意见领袖”,发动他们示众抗议。
古往今来,年轻人都是热血冲动,容易被有心人当枪使的。
苏泽这一招,就是给国子监生一份差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要《乐府新报》办成了,这些国子监生还会围苏泽家?
笼络完基层的国子监生,苏泽又继续写道:
“仿宋代小报规制,以翰林院总纂其事,或诗、或词、或乐府、或曲,乃至俚语白描、小说话本,以陈民风。”
这就是给翰林院中那些不得志老翰林机会了。
翰林院中的庶吉士这么多,能引起皇帝和内阁辅臣关注的也就那么几个天命之子。
《乐府新报》只要发行,就算是皇帝宰辅看不到,也能让买报的人看到,这对于文人来说的诱惑是无穷的。
将《乐府新报》的编辑部设在翰林院,也是给这些清贵翰林找点事情干,又给他们一个扬名的渠道。
下层和中层都拉拢完毕,苏泽最后写道:
“设文渊阁学士总其事,每月择要编成《民风辑要》,呈御前亲览。如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