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南平乱(2 / 4)

炆有的是理由找他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扣上“抗旨不遵”的罪名。

方才齐泰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堵死了他所有退路,显然是和朱允炆早就商量好的。

“李卿,”朱允炆见他不语,又加了把劲,语气带着恳求和期许,“这种事你最有经验,蛮族虽骁勇,但比起燕逆来,终究差了一截。”

“有你前往,朕心里已经踏实了一半,你这样一直赋闲在家实在是朝廷的损失,朝廷还是需要你的,古州百姓也需要你啊!”

“朕相信,以你的能力,必定能顺利平乱,还古州一片清明!”

李景隆默默地看着故意做低姿态的朱允炆,知道自己是非去不可了。

他并非不愿再次领兵,只是不愿被朱允炆如此算计。

可一想到奏报中提到的“蛮族屠戮百姓”,想到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之人,他心中的抵触又淡了几分。

最终,他缓缓躬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微臣,领旨。”

事到如今,他已没有第二种选择。

朱允炆脸上立刻绽开笑容,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好!好!有李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朕这就让人拟旨,命古州三司与驻军全力配合你平乱!”

李景隆谢恩起身,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

晨光虽亮,却照不进这深宫的算计。

他清楚地知道,朱允炆之所以急着把他派去西南,绝不仅仅是为了平乱。

最近这段时间,京都的达官显贵们频繁登门拜访与结交,他的威望和影响力,早已让这位年轻的帝王感到了威胁。

将他支离京都,不过是想借机削弱他在朝中的势力罢了。

只是这些心思,他不能说,也不必说。

他只想着早日平定西南之乱,让古州百姓重归安宁,至于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叩击李景隆沉郁的心境。

他靠在车厢内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

从踏出奉天殿门槛的那一刻起,心头那股莫名的不祥之感便如潮水般翻涌,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少主,您脸色不太好,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车外传来福生压低的声音,他赶着马车,眼角余光却始终留意着车厢内的动静。

方才李景隆从宫里出来时,那冷得能结冰的脸色,他看得一清二楚。

沉默许久,李景隆才终于开口,话中带着寒意:“传我命令,让京都暗卫连夜启程,先行赶往古州。”

“陛下已经下旨,命我挂帅去平蛮族之乱。”

话音落下时,隐约能听出一丝压抑的杀气。

相比恼火朱允炆的算计,他更担心古州百姓的安危。

福生闻言,脸色骤变,连忙勒住马缰,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密报。

紧接着他立刻隔着车帘递了进去:“少主,属下正想跟您禀报这事!半个时辰前,暗探刚把消息传回来。”

“暗探传回消息,古州地区的确突发生了叛乱!”

“蛮族异军突起,在古州地界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数万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不计其数!”

“暗卫已经设法解救当地百姓,可蛮族势力庞大,终归是杯水车薪。”

车厢内彻底没了声响,只有李景隆沉重的呼吸声。

原来朱允炆说的并非虚言,古州的局势比他想象中还要危急。

这样一来,这趟西南之行,他不仅非去不可,还得快,再晚一步,不知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