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潮生(4 / 5)

关税,都是他们从中操控,已经搞得完全类似于蒙元时期的“包税制”。

皇帝对于郑氏的龌龊事原本不想大动干戈,因为重心只在北面的伪清。

但福建水师这边那些重要的将领和北方的伪清暗通款曲,和洪承畴、黄熙胤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络,皇帝怎么能容忍。

皇帝让自己来接管水师,是一种信任,也是圣宠。

郑森明白,整肃福建水师,得让一些人流血,这是态度。

窗外,暮色渐沉。

郑森凝视着港湾里星星点点的船火,那些飘摇的光点仿佛郑氏一族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他想起离京前夜,皇帝在武英殿赐宴时说的话:“朕要的不仅是东番,更是一个干干净净的闽海。“

“大木?”郑鸿逵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郑森转身时,脸上的温和神色已然褪尽。他取出一封火漆密信,信笺上盖着锦衣卫指挥使的飞鱼纹印:“四叔可知,去岁泉州港报关的一批暹罗商船实有八十七艘,市泊司记录却只有五十三艘?”

“更妙的是...”郑森冷哼,“这些消失的商船,每艘都载着两百担生铁,而去年十月,恰巧有批闽铁在澎湖海域遇风沉没。”他的指尖轻轻点桌面,声音冰冷:“锦衣卫查到线索,那批闽铁去了天津卫。”

舱内死寂如墓,郑鸿逵的额头渗出细汗,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消失的三十四艘装有铁料的船,被人卖到北方伪清手里去了。

锦衣卫查到线索,岂不是成了通虏的铁证啊。

郑鸿逵想到这里,身体都经不住颤抖起来,“大木,那批商船,是施福和郑芝豹两人经手的,还有大哥也是默许了的………哎!”郑鸿逵狠狠捶了一下拳。

“四叔。”郑森按住郑鸿逵颤抖的手,“明日中军帐内,我要施福的人头。“这句话说得极轻,却让舱内温度骤降,“不是为私怨,是为给皇上一个交代。”

郑鸿逵喉结滚动,他想起崇祯年间,自己随大哥接受招安时的场景。那时的朝廷使者也是这般语气温和,转眼却将三十六姓海商尽数诛灭。

如今历史重演,只是持刀的换成了自己的亲侄儿。

“若.